关注:

 

勤业敬业干事业

---记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员刘文琳

  发布时间:2004-03-19 15:26:19


    刘文琳是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庭审判员,1991年到法院工作以来勤奋敬业、秉公执法、清廉为民,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连年被评为全市法院系统先进工作者,两次被评为郑州市优秀共产党员,4次荣立个人三等功,先后被授予郑州市“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郑州市“严打”整治斗争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用实际行动为国徽争光添彩。

                                        高效公正  提高素质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新类型疑难复杂案件每年呈上升趋势,刘文琳深深地意识到新形势下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和竞争压力的加大,必须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在日常工作中她没有丝毫懈怠,利用业余时间,结合审判实践经验,不断钻研业务,研读了大量有关刑事审判方面的专业书籍以及相关司法判例,并参加各类业务培训班,虚心向从事刑事审判工作多年,具有丰富的刑事审判实践经验的老同志请教和学习,从中获取新知识、新信息、新经验,使自己的业务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一些疑难复杂案件,能够很快理顺办案思路,抓住案件要点、难点,并找到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使案件能够依法得到圆满宣判。

    刘文琳所在的合议庭有三人,去年一位同事怀孕生子,刘文琳就主动承担了大部分案件,最多时她手中同时办理17件一、二审案件,而刑事案件的审理期限只有一个半月,她在案件多、任务重的情况下,牺牲中午、晚上以及双休日的休息时间,天天加班加点,全力投入到业务学习和工作之中,在审理案件时,她严把每个案件的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和法律适用关,保证了每一起案件都能在法定的审理期限内审结,实现了个人办案零超期的目标,当年共主审审结一、二审刑事案件66件,创下全院刑事结案数第一,数倍完成了院定结案目标,且所办的一审案件无一发还、改判,求得了办案的高效率和高质量,受到了院领导和同志们的好评。

                                        勤奋敬业  无私奉献

    近年来,刘文琳先后参与审理了轰动全国的以张书海为首的“12.9”特大系列抢劫银行案、以王振松为首的55名被告人特大黑社会性质组织案和“百花”公司集资诈骗案等大要案。

    在办理“12.9”案件过程中,刘文琳克服孩子尚小,母亲体弱多病,需要有人照料等困难,夜以继日,忘我工作,每晚到家已是次日凌晨2、3点钟,孩子等不到妈妈哭着哭着就睡着了。作为妻子、母亲、女儿、媳妇,她为亲人付出的很少,爱人默默地承担了所有的家务,婆婆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学、给孩子做饭,母亲患有心脏病、肾炎、风湿性关节炎等多种慢性病,但她顾不得照顾老人,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身体不适时,还与专案组成员加班加点,在法定的最短期限内出色地完成了该案的开庭和宣判工作。

    2002年3月,郑州中院开庭审理王振松等55名被告人涉黑社会性质组织案,刘文琳承担了郑州中院有史以来第一次在庭审中采用电脑记录庭审活动的任务。在审理王振松案件时,因该案涉及被告人数、涉嫌罪名、涉及犯罪事实均属全省刑事案件之最,庭审时间用了10天,刘文琳负责电脑记录,仅庭审笔录就记录了近500页,达20余万字,记录内容完整、全面、正确,为以后办理该类型案件打下坚实的基础和珍贵的文字资料。十天下来,由于长时间敲击键盘,脚部下垂,她的手指肿了,脚连鞋子也穿不进去,但她从没有喊过一声苦,叫过一声累。

    成绩的背后往往是付出、奉献,也与亲人们的理解和支持分不开的。去年夏天,刘文琳的孩子放暑假无人照料,便放到婆婆家,老人带孩子外出时不慎从台阶上摔下来,脚当时肿得老高,脚面整个青紫,无法下地,需要有人照料,面对繁重的案件任务,请假势必会影响案件在法定期限内审结,正在为难之时,申明大义的婆婆却对她说:“你不要请假,那么多案件等着你去办,又是庭里缺少人员的时候,让你姐姐来照看我几天,没事”。刘文琳没有请一天假,并且当月审结一、二审案件达12件。

    去年年底,刘文琳的母亲腹部突感不适,为不影响女儿工作,她一人拖着病体悄悄去了医院,CT检查发现腹部有一巨大肿瘤,医生警告需立即实施手术,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当时,恰逢年底,是一年中最繁忙的时刻,工作量可想而知,母亲为了不让女儿请假,偷偷打电话把远在南京、扬州的姐姐、弟弟叫来。母亲手术那天,当她抽空从繁忙的工作中抽出身来到医院,看到从手术室推出来脸色苍白的母亲,看着为孩子们操劳一生的母亲在最需要女儿照料的时候,这么无私无畏、这么开明和大义时,刘文琳流下了愧疚的泪水。母亲从麻醉中苏醒过来,看到女儿伏身站在病床前时,用虚弱的声音说到:“你去上班吧,这有你姨妈、舅舅照顾。”她不忍离开,父亲在旁边催促到:“听你妈的,年底正是忙的时候,你妈不会怪你的”。她眼中含泪一步一回头地离开了病房,泪痕未干便投入到工作中去了。经化验,母亲体内肿瘤是恶性,刘文琳强忍悲痛,将母亲的理解和支持化作工作的动力,白天抓紧工作,晚上在病房陪护母亲,在没有请一天假的情况下,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尽职尽责  维护稳定

    刘文琳办理案件过程中坚持以群众满意为工作的根本标准,严守法官职业道德,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工作中从不怕麻烦,并且善于细致入微地做当事人的思想工作,耐心向当事人讲解有关法律知识。几年来,其所办的刑事附带民事案件具有较高调解率,化解了大量的矛盾,有效消除了案件中的不稳定因素,并得到了当事人的称赞和好评。

    去年8月,新郑农民李建兴将其妻杀死,当时,被害人的娘家人对立情绪很大,强烈要求判处被告人死刑,但被告人具有自首情节,依照法律有关规定对其从轻处罚判处死缓,被害人家属想不通,就一次次从外地到郑州找到她,并指责她判的不公平,后又表示达不到他们满意就继续上告,刘文琳深深理解当事人的心情,同情他们失去亲人的痛苦,每次都是耐心地倾听他们的哭诉,等他们说完了,情绪恢复平静,她再详细地向他们讲解有关法律知识,为什么这样认定,为什么没有判死刑,法律依据是什么,因本案被告人与妻子还生有一个孩子,她就从亲情方面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一次不行两次,一遍不行两遍。被害人亲属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赔偿经济损失,她又将被告人亲属叫来,进行民事调解,通过耐心细致、和颜悦色地做工作,被告人亲属来到法院后对刘文琳说:“刘法官,我们很感动,来的时候是怀着忐忑的心情来的,我们因是杀人犯的家属在村里抬不起头来,到了这里,你却这么亲切、热情地对待我们,我们冲你的态度愿意配合法院赔偿被害人亲属。”通过不厌其烦地做工作,被害人亲属对法律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也被刘文琳的精神所感动。一审宣判后,被告人和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均未提出上诉,判决生效后,被害人亲属也如愿拿到了2万元赔偿款,使该案得到了较好解决。

    1992年10月,郑州市个体户李祥瑞酒后持刀将被害人扎成重伤后潜逃外地,直至案发11年后被告人才被抓获归案。11年中,被害人多次找被告人亲属要求对其进行经济赔偿均未果,心中一直窝着火。一审以故意伤害罪判处被告人有期徒刑三年零六个月,赔偿被害人各种经济损失4500元。宣判后,被告人未上诉,检察院未抗诉,刑事部分已发生法律效力。被害人认为一审量刑偏轻,赔偿数额过低提出上诉,郑州中院受理此案后,刘文琳从被害人的言行中发现被害人情绪低落,曾扬言:“他把我扎成重伤,影响我一辈子的生活,不能干体力活,老婆也跟我离婚了,反正我也是一个人,他不让我好过,他和他家人也别想好过。”此案刑事部分已生效,民事部分二审期间被害人又未提供新的证据,无法增加赔偿数额,依照有关法律规定,该案维持原判就可结案,刘文琳考虑到该案的特殊性,没有敷衍了事,被害人临走时说得话一直萦绕在她的心头。如果维持原判,势必留下隐患,为社会治安留下不稳定因素。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使她决定下一翻功夫,将被告人亲属叫来做调解工作。刑事调解工作不好做,有其特殊性,因为被告人、被害人双方抵触情绪较大,各不相让,刘文琳做调解工作时耐心细致,讲求工作方式。但该案在调解初始仍不顺利,被告人亲属来后,态度强硬地称:“该案刑事部分已生效,我们人也坐牢了,不赔钱,让他有本事告去吧”。刘文琳没有气馁 ,两度提审被告人,了解被告人的想法,被告人表示愿意赔偿,让找其叔叔商量。刘文琳再次找其亲属,从法律角度,并从整个案件分析给被害人造成的伤痛和后果,并让被告人的亲属换位思考一下,通过该同志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被告人亲属终于同意民事调解,在原来4500元的基础上增加5500元,共计赔偿被害人10000元,被害人还是不满意,认为11年了,其在精神上、心身上受到的伤害,造成的损失不是这屈屈10000元能够弥补的了的,必须再增加5000元,得到被告人亲属拒绝。其亲属并表示,不行那5500元也不赔了,还让法院判。在此情况下,刘文琳没有放弃,没有退缩,如有一点动摇,前面所做的大量工作就会前功尽弃,便又分别找到双方当事人,给他们摆事实,讲道理,讲以后的人生道路,以拉家常谈心的方式终于感动了双方当事人,最终双方各让一步以12000元达成调解协议,被告人亲属与被害人当场握手言和,并同声对刘文琳的敬业精神表示衷心感谢。被害人同时申请撤回上诉,服判息诉。被告人得知后也非常高兴,表示这样处理最好,他在监狱里面也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了,他一定好好改造,争取早日出来回报家人、回报社会。

    刘文琳对待当事人就像亲人一样,她说:“一句温暖的问话、一声体贴的叮嘱,可能就会消除当事人心中的伤痛,融化当事人的不满和仇恨”。但有时也会遇到态度蛮横、出言不逊的当事人,私下她也会因得不到当事人的理解而委屈地落泪,但却从没有动摇当事人在她心中高于一切的地位,再次面对他们的时候,她依旧以热情地态度,博大地胸怀对待他们,并最终得到了当事人的理解和赞扬。她常挂在口头的一句话就是:“把群众当作自己的亲人去对待,急他们所急,想他们所想,就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满意”。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经她办理的案件,无一上访、群访、闹访事件的发生。

                                        清正廉洁  执法如山

    近年来,受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案件一进门,两面都托人”的现象时有发生,刘文琳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坚持原则,秉公执法,廉洁自律,她时刻提醒自己作为一名法官,肩负着国家和人民赋予的权利,承担着多种责任,应对自己、社会和家庭负责。几年来,她恪守法官职业道德,不为金钱、人情所动。

    去年夏天有一被告人涉嫌故意伤害致死、抢劫、非法拘禁的案件由她办理,被告人的亲属托人多次邀其出去坐坐,她知道坐的涵义是什么,被她拒绝。开庭后的一天,被告人亲属来到办公室,往她办公桌上放了一个信封就走,她拿起一看,觉得信封的份量不对,就追上来人问这是干什么,被告人亲属一脸乞求地说:“刘法官,这个案件全靠你了,这是一点小意思”。刘文琳说:“你知道我手中的权利不是我私人物品,它是国家和人民赋予的,你也低估了我的人格,我是一名法官,决不会因为金钱物质的诱惑,而失去我做人的原则,倾斜我心中的天平!”被告人亲属还想坚持,她说:“你现在不拿走,我就上缴院纪检组,也请你相信,法律终究会给被告人一个公正的判决。”被告人亲属惭愧地拿走了那个信封。最后,被告人被依法判处死刑,并已执行。她用国家和人民赋予的权利为人民申张了正义,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和社会稳定。

    责编/小黄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