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用关爱传递一份温情

  发布时间:2012-10-24 14:21:05


    “闺女,没想到你还记着啊,这天都快黑了,大老远的还辛苦跑来看俺,谢谢啊……大娘真是太谢谢你了……”一间简陋的屋子,几样陈旧的摆设,眼前刘老太,虽然看上去还是一如既往的沧桑,但相比上次的见面,的确多了些许精神,眼神里明显多了一丝光亮。

    刘老太一只手握紧李法官的双手,另一只手悄悄的抹眼泪。记得上次,也是一样的夜晚,一样的场景,刘老太的眼泪迄今为止都让李法官记忆犹新。

    刘老太今年86岁,住在新郑城关镇一户普通的家庭。刘老的老伴早在6年前不幸离开了人世,家里只剩下刘老太和两个儿子。老伴刚去世的时候,刘老太跟着大儿子住,一开始身体还算硬朗,平时能帮家里干点儿活,做些简单的家务,儿子儿媳也倒没什么意见。但时间久了,刘老太的身体不比以前,再加上刘老太的二儿子常年在外,除了逢年过节,平时很少回来看望母亲,这让大儿媳颇为不满。

    渐渐的,这种怨气越攒越多,到后来,大儿媳干脆让刘老太搬出去住。80多岁的人,没有人照顾,吃饭也是饥一顿饱一顿,连村里的人都觉得可怜。有热心的人看不下去了,于是找到了李法官,想通过法律这个途径帮助刘老太。

    当天晚上,李法官便来到了刘老太的住处了解情况。描述整件事情的时候,刘老太至始至终都没有提过大儿媳一个“不”字。“我知道,我现在老了,不能帮上他们什么忙,老二家在外地,平时上班忙,回来一趟也不容易……这么多年在老大家住,其实他们对我也不赖……”刘老太看上去亲切慈祥,但李法官分明从她的话语中听出了哽咽,从她的眼中看到了泪水。

    “大娘,您现在这么大岁数了,孩子们回来看您孝敬您也是应该的。放心吧,这件事情就交给我了。”不忍心刘老太这样的处境,李法官耐心的说道。

    找到刘老太的大儿子儿媳,李法官说明了来意。一开始大儿媳态度并不友好,深入了解后才知道,原来刘老太的大儿子一家条件并不好,儿子女儿要结婚办事,夫妻两人的压力也很大。照顾刘老太不说,但老二常年不怎么回来,对家里的事情也是不管不问,这让老大两口很生气。

    从刘老太的大儿子处得知弟弟的电话,于是李法官试着和刘老太的二儿子联系。之后又经过几次面谈,二儿子终于开口表示自己会主动跟大哥道歉,关于赡养母亲的问题,经过李法官从中调解,老二愿意每月拿出300元给老大,让大哥帮忙照看母亲。

    事情周转了将近一个月,终于得到了圆满的解决。看着兄弟两人和好如初,老太太的事情也告一段落,压在李法官心中的那块大石头终于落了下来。

    眼看重阳节要到了,这个老人的节日不免让李法官又想起了刘老太。昨晚下了班后,李法官买来鸡蛋和一些慰问品专程来看望刘老太。刘老太告诉李法官说,现在大儿媳总是做好了饭端来给自己吃,二儿子一个月回来看自己一回,她觉得很满足。“平时习惯一个人住了,跟他们住一起不方便,一个人有吃有喝,住这儿反倒觉得踏实。这样我会觉得老刘(刘老太的老伴)还在。”

    离开刘老太的住处,已经是晚上8点多了,迎面吹来的风不禁让李法官打了个寒颤。冬天快来了吧,她心里想。但在这样万家灯火的这一刻,她的心里却是暖暖的。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