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六十八岁。回顾走过的道路,经历的风雨,见过的世面,思绪万千,感悟颇深。
胸怀大志,积极向上
人生要有理想,有目标,才有奋斗的方向,前进的动力。而要实现远大的理想,达到预期的目标,道路只有一条,那就是读书学习。知识能够实现理想,改变命运。我1944年出生在一个偏僻的乡村,祖祖辈辈靠给地主种地为生。家里房无一间,地无一垄,一年四季过着食不饱腹、衣不蔽体的生活。解放后分得了土地、房子,生活刚刚有了好转,母亲却因常年积劳成疾离开了人世。幼小的我只能与父亲相依为命,苦度终日。到了上学的年龄,父亲把我送进了学堂。老师为了教育学生好好读书学习,经常给学生灌输“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不经冰雪寒霜苦,难得梅花扑鼻香”等思想,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深深地打下了烙印。我下定决心,要努力学习,改变家里的贫穷,改变自己的命运。每天公鸡刚刚打鸣,天还蒙蒙亮,我就起床,点上用墨水瓶自制的煤油灯,借助微弱的灯光读书、写字。一个早晨下来,鼻孔里流出的鼻涕都是黑色的。下午放学后帮助家里放牧牛羊,都要带着书本,牛羊在草地里吃草,我在地头读书、写字。有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获。每当期终考试,我的成绩在同年级都是前几名。得的奖状贴满了家中堂屋的后墙。初小毕业后顺利地考上了高级小学,学校离家里6里多路,每天早上吃过饭背着书包上学,中午带个干馍或红薯充饥,下午放学后再回家。不管刮风下雨下雪,年年都是如此。那时高小毕业升中学,是千人挤独木桥,百里挑一,我想如果考不上中学,将来还是要在农村种一辈子地,和父辈们一样过着贫穷的生活。想到这里我更加努力学习,忍着肌饿,忍着酷热和严寒,坚持上学,勤奋读书,两年后顺利地考上了中学。上中学要住校,家里穷得连条被子都没有。是大哥用结婚时的一条床单,折叠着套点棉花,让我带到学校当被子盖。就是这样的一条被子,伴随着我度过了三年的中学生活。中学阶段正赶上58年的浮夸风,60年的自然灾害,最困难的时候,学生每天的伙食早上是水煮红薯干,中午是玉米面菜团子,晚上是大锅青菜汤。人人饿得面黄肌瘦,皮包骨头。一些同学因受不了饥饿,有的退学,有的逃往外地谋求生路。当时我担任班里的团支部书记,一方面帮助老师劝同学们不要退学,一方面带头坚持上学。因为我知道,退学就是放弃学业,放弃学业就是放弃前途。坚持就是胜利,我的学习成绩不但没有下降,反而门门功课考试都是优秀。中学毕业后,又顺利地考上了信阳师范学校。师范毕业后,被河南省教育厅选派到郑州解放军二0九工厂子弟学校,当上了一光荣的人民教师。当父亲送我去郑州工作的那一天早上,村头聚集了很多父老乡亲,他们为我高兴,为我祝福,为我送行。因为我是我们家祖祖辈辈的高材生;也是我们村走出学校门到省会工作的第一人。
努力工作,报效国家
人生的意义就是工作。热爱工作,报效国家,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人民的养育之情,国家的培养之恩。我1964年参加工作,当教师时,热爱教育事业,勤勤恳恳教书育人,多次被评为优秀辅导员、优秀教师。1966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到二七区法院工作后,认真学习法律,调处民事纠纷,打击刑事犯罪,被评为郑州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工作者。1975年国家要选派一批内地干部,支援西藏地区建设。二七区分配两个名额,其中一位挑选着我。一天法院领导通知我说,区委领导找你谈话,让你马上就到。我放下手中的卷宗,跟着院领导到区委。区委领导询问了我身体状况,政治表现,工作能力,家庭情况后,非常严肃地说,按照党和国家的要求,组织上选派你到西藏工作,单位是阿里地委,职务是地委秘书。你年轻又是党员,一定要服从组织上的分配。在征求我的意见时,我当即表示坚决听党的话,服从组织上的安排。尽管当时家中有年迈的父亲需要照顾,有年幼的儿女需要抚养,到西藏阿里地区工作条件非常艰苦,但我还是向组织上写了决心书,表示服从组织分配,愿意去西藏工作。后来经几家医院体检,我左心室较大,不适应西藏高原缺氧地区工作,组织上没有让我再去西藏。可能因为支援西藏之事,我经得起了组织上的考验,在二七区第一批选拔中青年干部时,我被提拔为二七区法院副院长;1984年被选为二七区法院院长;1987年被提拔为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到中院工作后,我当初分管民事、经济、执行、行政处工作。当时中院在商城路上,占地面积不足九亩,办公面积不足四千平方米,办公非常简陋、拥挤。干警住房十分缺少,大部分干警都是无房户。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院里决定重新选址,搬迁法院,并让我负责这项工作。市政府同意法院搬迁,但给的政策是卖价等于建价,即把旧法院房地产变卖后所得款等于新建法院的资金,政府不予拨款。建设立项后,经与计委、土地、规划等部门作工作,我带领基建办的同志,在淮河路征地38亩,规划办公区建一栋7000平方米的办公楼,一个6000平方米的审判法庭。家属区建4栋家属楼,共168户。由于资金缺口太大,我们一方面向市政府汇报,争取增拨资金;一方面凡是能减免的建筑税,教育附加费,商业网点费,建设配套费都协商有关部门给予减免。当时建筑材料市场上实行计划内和计划外两种价格,我们就想方设法向金属、木材、水泥等主管部门争取计划内材料指标。不管是办公区或家属区建筑,全部用的都是计划内建筑材料,为国家节约上百万资金。我既要管理基建工作,又要主管民事、经济、执行审判工作,每次从建筑工地回法院都要经过家门口,从没有下车回家吃过中午饭。都是回到法院在食堂用餐后,到办公室批阅卷宗。基建办的同志说;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你为了法院的建设,三十次之多路过家门口都不回。汗水没有白流,功夫没有白搭,经过许多的日夜奋战,一栋办公楼、一座审判庭、四栋家属楼拔地而起。干警们搬进宽敞明亮、有电话、有暖气的办公室工作;住到有电话、有暖气、有热水的住房生活,个个都是兴高采烈,心花怒放。当时一位市领导视察法院新址后称赞说:你们市法院的办公、居住条件在全市市直机关中都是一流的。
关心群众,勇于担责
毛泽东同志教导我们“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作为一个单位的领导,要搞五湖四海,团结大多数人一道工作,不能亲一派,疏一派,更不能拉小山头,搞小圈子。要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不高高在上,摆官架子。要广纳善言,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不武断专行,发号施令。要唯才是举,量才适用,不埋没人才,挫伤人的积极性。要关心下属,敢于担当,不漠视群众疾苦,推卸责任。只有具有这些用人的道德涵养,才能团结带领一班人搞好各项工作。我在二七法院当院长时,非常重视培养提拔重用年轻人。有一位法警,家虽然在市区,却常年住在法院,晚上值班,学习文化,学习法律。白天送传票、提押犯人,维护法庭秩序,帮助老同志整理卷宗,打扫卫生。特别一些老同志因病住院,他都到医院护理,或帮助家属料理后事。每年评比都被群众评为先进工作者。我看在眼里,记在心头,认为他思想进步,工作积极,是一位好青年、好苗子,就注重对他进行培养,引导他学习党章,鼓励他积极向上,创造条件加入共产党。并把他调到刑事审判庭当书记员,让老同志对他进行传帮带。他严格要求自己,进步很快。在条件成熟时,我亲自做他的入党介绍人,发展他加入光荣的共产党,后又把他转干提为刑事审判庭庭长。这位同志几年后,又被提拔为二七法院副院长,区委政法委副书记,执法局局长,成为一名副处级干部。他每次见到我,都非常感激地说,我能有今天,都是你当年培养的结果。
“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毛泽东同志的教诲我不但深深印在脑海里,还认真落实到行动中。刚到中院当副院长时,一位从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毕业后分配到法院工作。当时院里没有职工住房,他有了工作却没有安身之处。一天他到我办公室汇报工作后,说有一件私事想求我帮忙,但不好意思。在我再三追问下,他才鼓起勇气说,没有房子住,想让我帮他租间住房。我想他不是万不得已,不会向院长求助,就爽快地答应了他。不久,我让朋友家中腾出一间房子给了这位大学生居住。解决了后顾之忧,这位大学生工作非常积极,表现非常出色,很快被院里提拔为中层领导。现在我虽然退休多年,他已成为我的领导,但每次见到我,总会提起帮他找房这件事,言语中常常流露出感激之情。中院搬迁到新址后,很多干警面临着家属工作调动,子女入托上学等实际困难。因为中院的新址在我原来工作过的二七区,干警们认为我关系广,门路多,就找我帮助解决家属工作的调动,子女的入托上学。凡是找到我的,我从不拒绝,都尽心尽力地帮助。有一位转业干部,家属没有工作,我也帮忙给安排到银行工作。一位司机的孩子,够入托年龄时,我帮他联系上好的幼儿园;够入学年龄时,我帮他联系上好的小学;该上中学时,我又帮他联系上好的中学。现在这个孩子已到美国留学,每逢见到我,总是尊敬的喊我 “陈伯伯。”把我当成他的亲人。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的诗句时刻激励着我。金无赤金,人无完人,人生犯错误总是难免的。作为领导对属下工作中的错误要包容,要敢于担当,决不能推卸责任。我主管执行工作时,有一协助执行人,要求法院解除查封,进行营业执照年检。经研究后让一位执行员办理此事。这位执行员制作的解封通知书中出现一些错误,申请执行人到处告状,要求处理。尽管错误是执行员造成的,但不管是哪个部门调查此事,我都承担“对法律文书把关不严”的责任。事情调查结束后,一位纪委的承办人对我说:“像你这样敢于为属下承担责任的领导,我见到的还是第一人。”
服务人民,伸张正义
吃水不忘挖井人,当官要为民做主。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吃老百姓饭,穿老百姓衣,就要为老百姓做主,为老百姓服好务。我是从最底层老百姓家里走出来的,对于老百姓的疾苦最了解、最体谅。因此,我不管是在区法院当院长,或是在市法院当副院长,心中都装着老百姓,为他们办实事,为他们解忧排难。在二七法院当副院长时,一位蓬头污垢,衣服破烂,身背一个行李卷,手提一个要饭袋的人到法院上访,我亲自接待了他。他哭着诉说,他姓樊,原来是郑州市一个公司的干部,1963年因破坏军婚罪被判刑、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劳动改造后被遣送回山西农村老家。这次是一路上要饭来到郑州上访,请求法院对他的案件进行复查,公正处理。我接过他的申诉材料,答应他对案件可以复查,安慰他要相信法院。我对樊某的案件仔细地进行了查阅,认真地进行了复查。原判认定樊某与一位已经和现役军人建立婚姻关系的女青年谈恋爱,破坏军婚构成了犯罪。经复查发现,在樊某被判刑后,这位所恋爱的女青年与现役军人结了婚,而在这之前,现役军人已经和另外一位农村女青年结了婚,又与樊某所恋爱的女青年结婚,构成了重婚罪,被军事法院判了刑。这样现役军人与樊某所恋爱的女青年之间的婚姻关系是非法的,不应受法律的保护,樊某的行为也根本构不成破坏军婚罪。法院即对樊某撤销原判,宣告无罪。樊某的错案得到了纠正,原单位恢复了他的工作,补发了工资,并和郊区一位女青年结了婚。一天樊某领着爱人一起来到法院,见到我笑呵呵地说:“我和爱人今天特意来法院向你表示感谢,感谢法院为我平反昭雪,使我恢复了工作,建立了家庭,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此时此景我十分激动、也十分欣慰。我对樊某说是法律为你伸张了正义,你要努力工作,用实际行动报答国家。在中院工作期间,有一件事至今记忆犹新。那是1997年的冬季,一天晚上下班时,我走出办公大楼,听到有人嚎啕大哭。走进一看,见一位农民打扮的男子跪在地上哭得非常伤心。我让干警把他从地上扶起,去到值班室,他仍然泣不成声。这时一位干警对他说,这是我们的院长,你有什么问题抓紧反映。这位男子一听止住了哭声,抬起头看了看我,眼神中充满了希望。他说他是长葛市的农民,看到别人种洋葱富裕起来,就和村里几户农民,从银行贷款购买了洋葱种子,在承包的土地上种了一百多亩洋葱,谁知到秋季颗粒无收。经农业科技人员鉴定,种植的洋葱种子是假的。他们找到省会销售洋葱种子的公司,要求退款、赔偿经济损失,被种子公司断然拒绝。贷款到期后,银行又多次催他们还贷,逼得他们有田不能耕,有家不能回。听别人讲,法院能伸张正义、为民作主,才来到法院反映。如果法院不解决,他们只有死路一条了。听完他的诉说,看到他的无助,我不禁对他既同情又怜悯,当即在他们的诉状上批示,让二七法院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法庭立案处理,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利。并对他说人民法院是为人民服务的,相信法院一定会公正处理的。他接过批示连声向我道谢,带着希望离开了法院。第二天上班后,这位农民的事一直在我的脑海里徘徊。我放心不下,随即给二七法院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法庭庭长打了个电话,让他一定要查清事实,依法处理。一个月后,我收到从长葛市寄来的一封信,打开一看,寄信人是长葛市的几位农民。信中写道,我们的事经二七法院调解,种子公司退回了货款,赔偿了经济损失,是法院为我们作了主,是法律为我们伸张了正义,我们衷心感谢人民法院救了我们几家老小,世世代代永远记着您的大恩大德。
经受挫折,坚定信心
人生犹如一条路,有平坦、有凹凸。在人生的历程中有阳光也有风雨;有顺境也有逆境。顺境时不要沾沾自喜,骄傲自满;逆境时不能灰心丧气,失去信心。顺境、逆境都是对人的一种考验,特别是遇到逆境、遭受挫折时,一定要看到光明,提高信心。只有这样才能战胜困难,勇往直前。我在职时主管法院执行工作,有一起执行案件,申请人科技服务公司申请执行香港工程公司中介服务费600余万元。案件的基本情况是:科技服务公司介绍香港工程公司与河南电力公司合资兴建龙源宾馆,香港工程公司支付其中介服务费。后因香港工程公司投资款不能按时到位,双方协议解除合作合同。因香港公司欠郑州银行贷款不还,省法院将其合资时的投资款全部冻结。判决后让龙源宾馆协助执行归还给了郑州银行。待科技服务公司向郑州法院起诉时,香港工程公司已撤回香港。法院公告送达法律文书,缺席判决香港工程公司支付科技服务公司中介服务费600余万元,并将龙源宾馆的资产查封。科技服务公司申请执行,郑州法院通知龙源宾馆协助,让其将香港工程公司的资产执行给科技服务公司。龙源宾馆提出执行异议,认为香港工程公司的投资款已被省法院执行,其不再承担协助郑州法院执行的义务。之后龙源宾馆营业执照需要年检,向法院提出要求解除被查封的资产。我即主持执行庭长进行了研究,认为龙源宾馆既不是被告,也不是被执行人,营业执照不能年检,将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即使龙源宾馆需要承担协助执行的义务,其土地房产等上亿元的资产也不影响协助执行。就决定让一执行员办理解除查封手续,让龙源宾馆年检营业执照。科技服务公司得知这一情况后,说我们滥用职权给其造成上千万元的经济损失,四处告状要求对我们进行查处。在这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情况下,我坚信我们的所作所为符合最高法院执行工作要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指导思想,尽管执行人员在解封的通知书中出现一些错误,但让龙源宾馆年检,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指导思想是对的。相信有关部门一定会作出公正的结论。并告诫自己,在这关键时期,一定要心情不能坏,思想不能乱,精神不能倒,身体不能垮,只有勇敢面对,才能战胜挫折。信心是战胜一切困难和挫折力量的源泉,我一方面坚定信心,决不退却,一方面配合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并依法、据理实事求是的反映情况。中纪委信访局的一位领导听了我们的情况反映后说,只要你们没有吃请受贿,解除查封让企业营业执照进行年检是对的。河南人大一位领导听了我们的情况反映后说,这都是一些人不懂法造成的。不管是纪委,还是检察院经过调查,都认为没有给科技服务公司造成任何经济损失,也根本构不成什么滥用职权。我非常感谢纪委、人大、检察、法院的领导,是他们坚持真理,依法办案,避免了一起错案的发生。
退而不休,发挥余热
退休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种考验。能否正确对待退休,关系到一个人晚年的身心健康,生活幸福。我是2005年元月退休的。几年的退休生活,我深深体会到,退休后要保持一个好的心态。心态的好与坏,将影响着一个人的生活快乐,身体健康。在职时工作繁忙,责任心强,工作压力大,退休后卸下了肩上的工作担子,没有精神上的压力,思想、身体都得到了解放,非常有利于晚年生活的幸福。从这种意义上讲,退休是党和国家对老年人的爱护与关怀。在职时前呼后拥,门庭若市,是因为手中掌握着一定的权利,人们对你恭维,看中的是你手中的权利,想利用你手中的权利办事或谋取私利。退休后失去了手中的权利,人走茶凉,门前冷清也是正常现象。因此一定要淡泊名利,不要有失落感、攀比感,要以一颗平常的心对待人对待事对待自己。退休后要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人是社会的组成部分,离开社会将无法生存。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活动,关心国家大事,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不致于被社会所遗忘或淘汰。我退休后凡是法院组织的各项活动都积极参与,汶川地震时捐钱捐物,交纳特殊党费。灾区受灾时,扶贫问苦,捐献衣物。外出旅游时既欣赏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又愉悦了个人心情。参加单位组织的座谈会,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了解单位的工作情况,老同志们欢聚一堂,畅所欲言,消除了孤独,丢掉了忧愁,增加了快乐,充满了幸福。参加郑州仲裁委员会的仲裁活动,调处民商事纠纷,维护社会稳定,参与制定仲裁调解规则,规范调解程序,协调仲裁与法院的关系,共同为经济建设服务,受到了仲裁委的好评,还为我颁发了“特殊贡献奖。”退休后可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找一份与体力、特长、爱好相适应的工作,做到退而不休,继续为社会发挥余热。这样既能使人消除退休后的无用感,又能使人体会到人生的价值。我退休后,被河南省民营经济维权发展促进会聘去工作。这个民促会主要职责是吸收民营企业入会,为民营企业维护合法权利,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是民营企业与政府机关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为民营企业服好务,就是为建设小康社会作贡献。几年来民促会多次举办各种类型的经济论坛,法律讲座,聘请专家学者讲演、授课,提高了民营企业家的法律素质和管理水平。对民营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存在的问题及时向党委、政府部门反映,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地环境。我个人也充分发挥法律专业的特长,接待会员企业法律咨询几百人次,参与把关会员企业对外签订经济合同20多起,调处会员企业民商事纠纷30余件,很好地维护了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此外,退而不休还得到另外一份收获,那就是疾病越来越少,身体越来越好。我“打工”的地方,离家有3.5公里的路程。我每天上午步行去上班,下午步行回家中,一天步行7公里路,春夏秋冬一年四季从不坐车。几年后进行体检,一切生命指标都在正常范围之内。退休前患有的心脏供血不足,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等疾病都已痊愈。有老同志见到我高兴地说:“退而不休,快乐无忧。奉献社会,幸福长寿。”
“历经风雨沧桑路,往事萦怀感悟多。少小贫寒砺宏志,读书勤奋不蹉跎。秉公执法悬明镜,博爱施仁涌暖波。两袖清风心坦荡,晚年安乐引吭歌。”一位诗人赠给我的这首诗,是对我人生的最好写照与评价。“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在我有生之年,要发扬老黄牛精神,继续发挥光和热,服务人民报效祖国,争取饱蘸浓墨,书写更加光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