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惠济法院四项机制践行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使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先后被授予省、市先进基层法院,郑州市十佳政法单位等荣誉称号,在近两年全省法院系统公众满意度调查中,位居全河南省法院前列,郑州市法院第一。

他们交出的答卷让人欣慰

——惠济法院四项机制践行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

  发布时间:2012-08-24 15:31:31


“法院为俺们做主,这次可以安心种地了!多谢法官!多谢人民法院!”8月24日,人生第一次到法院打官司的母大娘拉着法官武建国的手眼睛里闪烁着特别的光彩。

 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是郑州市规划发展的新兴区域,随着城区改扩建工作的推进,土地使用纠纷日益增多,母大娘是一起土地纠纷案件的当事人,惠济区人民法院法官深入田间地头,认真细致的向当事人说道理、讲法律。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使这起纠纷得到圆满解决,母大娘又是感慨,又是感激。

“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惠济法院把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内化于心、外践于行,从小处着手、实处着力,努力提升队伍素质、审判质量和司法公信力,推出四项机制实实在在的举措把司法为民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赢得了群众的信任理解和支持,他们交出的答卷让人欣慰。

让群众信赖司法 构建审判质效管理机制

惠济法院以“审判质量管理年”为契机,强力推进审判管理工作,建立了院长主管、其他院领导分管,审判管理办公室具体管和各业务庭负责的“管理到人,责任到位”的审判管理责任体系,定期对审判执行工作态势研判和通报,及时发现和解决影响审判管理质量的问题,实现了审判流程管理和案件质量管理的有机统一。

实行审判质效层级负责制,明确了审判长、庭长、主管院长的案件把关责任,审管办实行严格的案件动态流程控制,确保审执程序合法、高效公正。去年以来,该院审限内结案率显著提高,发改率大幅下降。案件审理期限比上年平均缩短了近40天,服判息诉率达90%,案件执结到位率超过70%。

让群众亲近司法 构建民意沟通反馈机制  

惠济法院制定和完善了民意沟通工作制度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络工作方案,定期召开各界座谈会,征求意见建议。去年以来,共召开代表、委员以及律师等座谈会近20次,院班子成员走访辖区厂矿、企业40余次,回访案件当事人30余人次,征求各方意见、建议70余条。

充分发挥人民陪审员和人民陪审团成员作用,搭建起群众和法院沟通的桥梁,有效增加司法透明度和公信度。近两年来,人员陪审员共参与审理民事、刑事、行政等各类案件1600余件,普通程序案件参审率超过80%。

让群众感受司法 构建为民服务机制  

惠济法院投入资金20万元改造增添了诉讼服务大厅等多项硬件措施,建立健全了文明接待、诉前调解、诉讼引导及院长日接访等一系列服务工作制度,设立农民工及老弱病残等立案绿色通道,并加大司法救助力度。

近两年来,诉讼调解中心共调解案件500余起,快速化解了纠纷。全院干警轮流到诉讼服务大厅值班,提供立案咨询、诉讼引导服务人均8次以上,院班子成员和部门中层共接待来访群众260余人次,受到当事人好评。

让群众拥护司法 构建便民利民机制  

惠济法院把巡回审判及各项便民措施纳入绩效考核,实现了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在全区设立六个巡回法庭,并深入辖区乡村、社区、企业,加大巡回审判力度,近两年来,共巡回审理、执行案件2400余件(次)。以一村一法官、一校一法官活动为依托,落实便民利民措施。

2011年以来,驻村法官和进校法官对辖区54个行政村、2个社区和48所中小学开展访民意、听民声便民活动,印刷、发放诉讼指南手册、便民联系卡1万余份,走访干部群众3000余人次,搜集群众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200余条,就地化解纠纷50余起。

同时,还协调司法行政部门共同在企业集中的工业园区和重点中学建立了劳动争议调处中心和涉校纠纷调处中心,积极开展涉企、涉校调解工作,很好的方便了群众诉讼,树立了人民法院良好形象。

四项机制践行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惠济法院的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先后被授予省、市先进基层法院,郑州市十佳政法单位等荣誉称号,在近两年全省法院系统公众满意度调查中,位居全省前列,全市第一。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