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春天的一个早上,位于“亚洲中心第一泉”的新疆榆泉酒厂生产区,走出来一位身材瘦削的中年男子。他肤色黝黑,脚穿一双黑色布鞋,身着一件深灰色夹克衫,从朴素的外表看就像一个典型的中原农民。职工们悄悄地告诉办案的检察官:他就是你们要找的酒厂厂长李志军,一位名扬天山南北的酿酒专家。
2004年2月16日,这位酿酒专家因涉嫌挪用公款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被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检察院依法提起公诉。这位为榆泉酒厂振兴与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的企业家,露出了自己真实的面目……
“李厂长平时生活俭朴,家里却藏着500多万元巨款,这是怎么回事?”
说李志军是一位酿酒、评酒专家,一点也不为过。今年48岁的他早年毕业于天津轻工业学院发酵专业,在新疆奎屯市酒厂从技术员干起,工程师、技术副厂长,职位慢慢提升。1989年4月,李志军调到自治区商业厅直属的新疆榆泉酒厂担任厂长、法定代表人,不久又出任自治区酿酒协会副秘书长,再加上他还是全疆仅有的三位国家部级特约评酒员之一,酿酒专家的美名便逐渐传了开来。
有了这位既有专业技术又有经营头脑的专家厂长,榆泉酒厂的名气也随之大了起来。李志军上任后,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带领厂技术人员精心研制出榆泉白酒系列,畅销天山南北,产品供不应求,很快就使榆泉酒厂这家只有40万元固定资产的小企业,发展成为一家拥有1000多万元资产的自治区级“明星企业”,职工收入成倍增长,榆泉酒厂一下子就在新疆酒业同行中脱颖而出,引得不少同行千里迢迢到榆泉参观取经……
可是,时间到了90年代末,榆泉酒厂的好日子就结束了。表面上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的挤压下,酒厂的产品积压在库房销不出去、厂子的管理制度漏洞百出。而实际上,昔日职工心目中的“优秀厂长”李志军的治厂思路发生了变化,根据酒厂职工的举报:厂长李志军只顾自己炒股发财,不问厂子经营情况,且有重大经济犯罪嫌疑。
2003年8月24日,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检察院指定,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检察院对李志军立案侦查。9月28日,李志军被依法逮捕,归案后,他对自己挪用公款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随即,检察干警依法对李志军的住宅进行了搜查,从其家中的保险柜和床头柜里共搜出银行存折9张,共计人民币47万元,另有美金32427元、港币2735元、股票账户6个,金额共计500余万元。
“一个国有企业的厂长哪来这么多钱?李厂长平时生活俭朴,家里却藏着巨款,这是怎么回事?”消息传出,人们震惊了,一个贪官的真实面目也随之渐渐浮出水面。
李志军将两套住房打通,改造成一套建筑面积为180多平方米的豪华住宅,以致反贪干警在搜查他家时,感觉自己就像走进了迷宫……
据李志军自己交代,他之所以从一个受人尊敬的酒厂厂长堕落成一名贪官,最大的原因是其心理失衡造成欲望畸形膨胀。他觉得,自己对榆泉酒厂倾注了真情,酒厂“火”起来后,一些单位为了拿到榆泉酒,将整车的大米、面粉送到李志军家,他都让司机直接拉到酒厂的职工食堂,交了公。他觉得自己是酒厂的功臣,为国家创造了财富,为职工谋得了福利,自己无论做什么都不过分,因为他是主宰企业的“上帝”。别人为了要酒请他批条子给他塞红包,行与不行全凭他一人说了算,全看他是不是想给这个人面子……
权力的失控是腐败的根源,不知不觉中,李志军变得越来越妄自尊大,酒厂的重大决策也不与其他厂领导沟通商量,只由自己独断专行。
1995年1月,乌鲁木齐国泰有限责任公司在口岸做边贸生意,想从国外进口一批棉花,因资金短缺急得团团转,总经理刘某便来到榆泉酒厂找李志军帮忙。看在多年朋友的份上,拥有财务“一支笔”大权的李志军满口答应,也不与酒厂其他领导商量,就擅自决定分三次拨给国泰公司公款185万元。
此款直至李志军案发后,尚有25万元没有归还,李志军知悉后对检察官说:“事情是我干的,这欠债就由我来还吧,请你们从我家里的存款中拿出25万元还给酒厂,这姓刘的真不够朋友。”
其实,刘某对李志军也挺够“哥儿们”。1995年3月,就在李志军为刘某挪用公款数额至85万元时,国泰公司决定给职工修建集资住房,虽然李不是国泰公司的职工,其家人户口也不在乌鲁木齐,但他却享受了乌鲁木齐职工集资住房的优惠政策,认购了一套面积为108.41平方米的住房,交房款7万元。不久,李志军又以妻妹王某的名义在同一楼层购买了一套面积为78.96平方米的住房,并将两套房打通,改造成了一套建筑面积为187.37平方米的豪华住宅。难怪反贪局的办案人员说,搜查李志军家时,就像走进了迷宫,转弯抹角都是房间,装修得也是富丽堂皇,足见主人家财大气粗。
2000年,国泰公司根据有关政策规定,对职工集资住房进行房改,李志军这两套住房的房改价格为29.33万元,李在分期交纳26万元后,剩余3万余元一直没有交付。
找他批条子要酒的商贩都事先将现金装在信封里封好,然后在信封上清楚地标明金额,好让李厂长在接过信封时能一目了然。
其实,李志军调到榆泉酒厂任职时,家庭存款只有6万余元,他怎么会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一下子变成一位拥有几百万元的大富翁呢?案发后李志军毫不掩饰地告诉检察官:这些钱大部分都是别人批酒时以红包形式送给他的,“企业的收入并没有受到影响,这钱不是贿款,我该拿啊”。
90年代,新疆榆泉酒厂生产的系列白酒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一度供不应求,按酒厂工人们的话说,就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乌鲁木齐等地烟酒批发市场的个体经商者和饭店的采购员们,托朋友走关系,采取各种手段批条子,一心想买到物美价廉的榆泉酒。身为一厂之长的李志军理所当然成了众人“进攻”的目标。
李志军虽是个见钱眼开的人,但他的脑瓜子非常聪明,上面领导打了招呼要他批酒的人,他从不收红包;熟悉的朋友找上门来批酒,他也不要好处费;固定大客户送来的钱他更是分文不取??他害怕这些人把秘密泄露出去自己倒霉。对于那些不很熟悉的个体商贩他就不客气了,根据对方要酒的多少,一手接票子一手批条子,从不含糊。肮脏的权钱交易就这么简单,想靠榆泉酒发财的商贩拿钱找到李志军,双方不费任何口舌谈生意,只要短短几分钟时间就能做到皆大欢喜,李志军甚至连对方姓甚名谁都没印象。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李志军每天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等着别人求他批条子给他送票子。逢年过节,李志军的办公室可称得上是门庭若市,男女老少都是找他要酒的,他们事先都把现金装在信封里封好,信封上清楚地标明金额,好让李志军在接过信封时一目了然……几千元、几万元,完全被炫目的金钱迷惑的李志军,心安理得地把一个个红包装进腰包、存入银行,几年间就从200多名个体商贩手中收取现金500多万元。
据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检察院调查证实,李志军一家的存款、股票、房产、汽车、设备投资等财产共计人民币763万元、美金32427元、港币2735元,其中,有466万元人民币、7427元美金和2735元港币,李志军不能说明合法来源。
李志军承认,自己说不清楚的巨额款项都是受贿所得,但受贿时间、金额和行贿人姓名,他真的说不清楚,因为实在是太多了。
人们奇怪李志军生活过于节俭,而李志军坚持的观点则是:有钱外露那才是傻瓜呢!
当今社会,百姓谈论起腐化堕落的贪官,大多与吃喝嫖赌、奢侈浪费联系在一起,在这一点上,李志军就显得与众不同了。
了解李志军的人都知道,他最厌恶整天泡在娱乐场所过那种花天酒地的奢靡生活,认为那是“既浪费时间又损害健康”。在他担任榆泉酒厂厂长期间,企业接待、宴请活动比较频繁,他一般都让几位副厂长出面应酬,自己则能躲就躲。他说自己最怕喝酒,再说作为厂长成天面红耳赤东倒西歪,在职工面前也有损形象。
李志军小时吃过苦,所以成年后非常注意勤俭持家,除去对住房的投资外,他从来不乱花一分钱,生活十分俭朴,凭这一点他就曾赢得大伙儿的敬佩。
李志军只有一个儿子,今年22岁,没有固定工作,没有经济来源,有时连吃饭的钱都掏不出来。已婚的姐姐见弟弟实在太可怜,常常偷偷给他塞上一点儿钱。而拥有几百万元巨款的李志军却对儿子的处境漠不关心,对生活清苦的大女儿也从不资助,用他的话说:“钱是靠人挣来的,他们又不是没长手没长脚,凭什么要我把辛辛苦苦挣来的钱交给他们挥霍?”
大家都说,李志军把金钱看得比什么都重要,是个典型的守财奴。他自己平时什么也舍不得花,中午饭一般都是清水煮挂面,很少下饭馆美餐一顿。一年到头连一双像样的皮鞋也舍不得买,经常穿一双布鞋在厂里走来走去,工人们开玩笑地问他:钱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你一年工资奖金就有十几万元,不吃不喝不穿不戴又何苦呢?李志军这时总会微微一笑,不作任何回答,他在心里坚持着自己的观点:有钱外露那才是傻瓜!
李志军悄悄聚敛起来的钱财,据检察机关调查,除33万元在昌吉和乌鲁木齐购买三套住房、存在银行40余万元外,在伊犁大将军酒业投资122万元,还以他和妻子、岳母、兄长、姐姐等人的名义在乌鲁木齐、昌吉开设了6个股票账户,投入股市资金508万元,赢利10万元。
守财奴的人生悲剧往往离不开他们视做人生至爱的金钱。这一点,酿酒专家李志军现在已经有了切肤的体会。在向法院起诉之前,他对办案的检察官说,无论法院对他的犯罪行为作出何种判决,他都会认罪服法,他愿意用自己劳动的汗水去洗涤一个曾经不洁的灵魂……
来源:农行网
责编/小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