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俺已经收到了一部分,剩余的他承诺会尽快还清,我相信他,不过最感谢的还是您,这段日子没少奔波,俺都不知道咋说了……”7月11号一大早,老马便来到了新郑市法院梨河中心法庭的门口,拉紧刘法官的手激动的说。
老马家住在郑州市管城回族区,与住在新郑的董某是高中同学。2011年10月份,董某因建房资金不足提出向老马借款2万元,念其多年好友的情分,老马毫不犹豫的拿出2万元递到了董某的手中,双方约定三个月后还清。借款合同上,董某承诺若逾期不还,他愿承担千分之五的违约金。当时,在场好友闫某作为担保,并自愿对其上述借款担保一年,后在借据上签字。
“约定的是今年1月底还清,但现在都超期限4个多月了,打电话催,他找各种借口推脱,到后来干脆关机。之前从郑州回来好几趟了,他却总是躲着不肯见我。这是没办法,只好通过法律途径来讨公道了。”见到承办案件的刘法官,老马便向法官诉起了“苦水”。
老马是个急性子,言语中透着愤怒和几丝无奈。看着老马焦急的神情,刘法官劝慰他说不要生气上火,“放心吧,我们会尽力妥善处理好您的案子的。”听到法官的一席话,老马的心情终于平复了一些。
借贷纠纷的案件数不胜数,只要原告证据充分,开庭审理,下达判决书之后,索款并不是一件难事。但刘法官本着双方和解的原则,决定在当事人之间做工作,一方面争取通过调解让被告还清债务,另一方面又能挽回当事人之间的好友情谊。
之后,刘法官试图与被告董某联系,但对方都以手机停机借此避开还款一事。
为了尽快办理此案,刘法官联系到担保人闫某,但提及此事,闫某也称苦不堪言。经刘法官的耐心释法,闫某终于决定帮忙联系被告人董某。在闫某的带领下,法官来到了董某家,然而董某家大门紧锁,向邻居打听后这才得知,董某一家人现住在亲戚家。于是,法官又四处打探,最后终于在其亲戚家见到了董某的妻子。
刘法官为其分析了其利害关系,经过一上午的耐心劝说和悉心释法,董某的妻子表示愿意协助法官做其丈夫的思想工作。之后,刘法官又多次赶赴被告家中做工作,终于,董某被法官的敬业精神感动,表示愿意见面商量还款一事。7月8日上午,刘法官牺牲了周末休息时间,组织双方当事人坐在一起协商,刘法官为其平息矛盾、提出建议,终于在由其组织的一次圆桌调解中,双方就还款一事达成一致协议:被告董某愿于7月15日前归还原告老马1万元借款,剩余1万元及违约金愿于7月31日之前还清。
事情得到了妥善的解决,悬在老马心中的那块石头终于落了下来。离开法庭的大门,董某向法官承诺说会尽快还清老马的钱,没想到这才过了两天,董某就向老马的账户打了15000元。这不,一大早他就专程打车回来感谢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