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深入践行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当好为社区群众排忧解难的“六大员”

  发布时间:2012-07-04 16:07:46


开展“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就是要求政法干警扑下身子,想民、亲民、为民和便民。作为与社区群众联系最多的巡回法官,必须消除坐堂问案的衙门观念,到基层去,到社区去,扎实开展巡回审判,将自己锻造成为群众需要的“六大员”。

一、传播法律文化,当好国家法律、政策的宣传员

紧紧围绕党和政府中心工作和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大力宣传党在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增强社区干部依法办事、居民依法维权的意识,引导群众依法办事、依法合理表达诉求,提高社区法制、道德建设水平。

二、突出巡回审判特色,巡回法官是民商事案件的审判员和执行员

依法赋予巡回法庭辖区民商事案件立案权、裁判权和简单案件的执行权。居民可就近立案,就近参与庭审,就近申请执行。合议庭实行一个法官两名本社区陪审员制度,突出巡回特色,一般在社区、居民楼院开庭。充分体现“让法官多走路、让群众少跑腿”的工作理念。

三、树立和谐理念,当好化解各类社会纠纷的调解员

法官按照规定时间到各个巡回点进行调解,现场调处矛盾,化解纠纷。包片法官变被动审理为主动介入,积极发挥司法调解的作用,对矛盾进行调处化解,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当地,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四、搞好巡回指导,当好民调组织及其他调解人员的指挥员

积极向社区群众释明人民调解的特点和优势,告知诉讼风险和成本,在尊重当事人对纠纷解决途径选择权的前提下,引导当事人合理选择纠纷解决途径。经征得当事人同意,委托人民调解员、特邀调解员及其他相关人员进行调解。加大指导力度,对辖区人民调解员进行一至两次的业务培训和指导。举办培训班、点评调解文书、现场指导、邀请旁听案件审理等多种形式,针对法律适用及调解文书的制作等,对人民调解员进行培训、指导。

五、到群众中司法,当好人民群众诉求帮助的服务员

走进街道、机关、社区、企业、学校等人群集中的地方,开展法律咨询活动,宣传拆迁改造、民商事及劳动合同等方面法律,普及法律知识,引导其依法办事,尽量避免陷入各种纠纷之中。深入社区进行走访,了解群众各种诉求,及时发现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问题,针对这些诉求和问题主动做好群众情绪疏导工作和纠纷调解工作,及时化解社会矛盾。

六、密切法院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当好辖区社情民意的收集员

开展入户走访活动,倾听和收集群众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建议。同时帮助社区民调组织搞好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对存在的不稳定因素进行全面梳理并建立台帐。及时把收集到的矛盾纠纷苗头、突发事件、涉法涉诉方面的意见建议办理情况等,反馈给村、组干部及当事人。通过审理案件、调解员联席会、巡回办案等渠道掌握的治安隐患、矛盾纠纷动态,及时向党(工)委、街道办事处领导、驻社区各单位进行通报,为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发挥“报警器”和“减压阀”作用。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