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下午,应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师生的邀请,郑州中院民三庭赵玉章副庭长作为第四次西亚斯法学论坛的特邀嘉宾,应邀为该校法学专业的师生作了一场题为“调解在民事审判实践中的运用”的别开生面的讲座。
当天下午,该校能容纳两百人的模拟法庭座无虚席。首先由西亚斯国际学院法学院高瑛玮院长为本次法学论坛作致辞,接着赵玉章庭长围绕调解在当代民事审判实践中的时代意义、运用方法为主题展开报告,和广大师生分享了自己多年民事审判实践中的心得体会。令在场所有师生错愕的是,开场时赵庭长竟意外向作为主持人的高院长开炮,有意地制造了一场“摩擦”,并最终握手言和,达成“调解协议”,使同学们捧腹的同时切身体会和感受了一把调解这个古老东方经验的魅力。赵庭长先从“调”、“解”两个字分别展开解读,指出“调”包含法官要语“言”适当和考虑全面“周”祥这两项基本的要求,“解”意味法官要如庖丁解“牛”般了解案情和善于运用以“刀”字为象征的国家法制的威严。又以“凸”这个极为有特色的汉字讲开,从十个方面指出当前我国正处于的矛盾多发的社会转型敏感期,作为一名法官,应具有敏锐的政治嗅觉、强烈的时代使命感和责任感,努力调和化解各种矛盾纠纷,减轻转型期的社会阵痛。
在讲座中,赵庭长旁征博引,谈古喻今,语言诙谐幽默又不失犀利,不时赢得现场阵阵欢笑声和掌声。所举例子如“六尺巷”、“太白金星调和悟空与托塔李天王”、“泰坦尼克号”,既广为人知和通俗易懂,又加入了赵庭长的个人演义成分和新视角解读,既饱含喜感,令大家忍俊不禁,又让人笑过之后并不轻松,引人长思。演讲结束后,赵庭长又和学生作了半个小时的交流,耐心的回答了学生的有关提问。在回答提问中,赵庭长指出,法律作为成熟社会关系的表现,既不宜太粗太简,又不宜过于繁琐,作为一名法律人,在面临当前法治生活中的很多困境和无奈时,要依靠和凭借作为一个法律人的善良之心。最后在现场师生的热烈掌声中,本次西亚斯法学论坛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