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我们院里的“李捕头”

  发布时间:2012-05-23 16:52:26


    在郑州高新区人民法院,如果你问李翔是谁,也许会有人不知道,但若是问“李捕头”,他们肯定会回答你:那不是执行一科的李科长吗,名声赫赫,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李捕头”的绰号自有他的来历,据说他骨子里总是透着一股子嫉恶如仇、除暴安良的劲儿,遇到那些不讲信用,赖账不还,东躲西藏,跟法院执行人员玩捉迷藏的主儿,他总能想方设法一一拿下。一个个拒不履行生效文书的被执行人无论是躲在角落,或者是飞在天上,总能被他捕到,“李捕头”因此扬名。“李铺头”并非徒有虚名,他的故事件件精彩,下面我要给诸位略道一二。

    执行难已是路人皆知的话题,难就难在找不到人,或者找不到钱。被执行人确实没有钱的事自然神鬼都没有办法,此类案件只好另谋他路。但是如果故意藏人或者藏钱,在“李铺头”这里自然难以过关。

    一次,他经过多方调查,获知一个长期躲债的被执行人正乘机飞往武汉,知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向院领导火速请示汇报后,便马不停蹄的赶往飞机降落的机场,在路上就联系好当地的机场分局予以协助,当那位老赖坐在飞机上为自己能一次次躲过法院传唤而洋洋自得时,却不知“李捕头”已经为他布下了天罗地网。飞机安全降落尚未打开舱门,空乘人员平静的广播 “机上乘客请不要离开座位!请乘客XX到机舱门口”。XX此时还以为自己受到了某种特殊礼遇,没想到在机舱门口见到的却是他千方百计躲避的“李捕头”。他一脸惊讶,知道这次再也躲不掉了。摄于执行的威力,此案顺利得以执结。大家都说,捕头你可真行,找人都找到天上去了。他回答说:“听说过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吧,我给他来个现实版的,让那些个老赖都知道,欠债就得还,躲哪儿都不成。”

    还有一次是个大冬天,快要过节了,算准那个长期在外躲债的被执行人一定会回来,他带人已经在那家人附近待了两三个夜晚,连申请人都有点看不下去说,说要不回去休息一天再来吧,捕头说这个时候正是与被执行人比耐心的时候,不能功亏一篑。最终,在那天午夜时分,被执行人露面了,虽然也乔装打扮,但还是被捕头一眼认出,随后的情节异常激烈,据现场的人说,被执行人的家属闻声而出,死活不肯让被执行人到法院,于是双方不可避免的发生了冲突,捕头受了伤,但还是按计划把被执行人带回了法院,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被执行人经此一回,再也不东躲西藏了,他知道,无论他躲到哪,钱没还完,总会有人惦记着他。

    他这样的干法,别人愿意,可身体总会有意见,常常看到他离开办公桌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捶胳膊、揉肩膀。年纪轻轻,已经有了许多过度劳累的老年病。但是,在女儿面前,他显然没有了工作中的威严,每当看到他家小领导在电话里即埋怨他又关心他,他却面带微笑和风细雨的应答时,我总在想,那是我们的“李捕头”吗?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