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民法院受理案件的新型化、多样化和复杂化,对法官综合素质的考验越来越多,人民群众对法官的期望也越来越高,“打造学习型法院,培养专家型法官”已成为人民法院刻不容缓的重任。
巩义法院在实践中发现,法官“读书难”严重制约了“学习型法院”建设的进程:一是没有能力购书。尤其是基层法院法官收入较低,除了维持正常生活外,没有更多的经济能力购买书籍。二是没有时间买书。法院案多人少,法官年龄断层,使得法官工作时常加班加点,没有闲暇的时间和机会去逛街购书。三是不知道买什么书。法官忙碌在法律实务的前线,对前沿性理论、流行书籍了解不足,不知道买什么书。四是现有设施形同虚设。有些法院虽设有图书室,但普遍存在图书数量较少、书籍过时、更新缓慢等问题,无人借阅,形同虚设。
巩义法院建议:一是建议上级法院把图书室建设纳入到法院文化建设工作考核当中,通过对图书室藏书、图书更新、借阅量等量化指标的考评,推动图书室的建设。二是建议各级法院把图书室的经费纳入本院专项预算,定期购书,确保图书的质量和数量。三是建议规范各级法院图书室的管理,明确图书室的管理部门和责任人员,通过有效管理,提高借阅量,加快图书更新率。四是建议实行法官代购、推荐购买、打折回购等最终法院埋单的购书机制,把读书选择权交给法官,把好书和资源留给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