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判权是国家重要的司法权,司法的公正性和效率,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人民法院的生命线。人民法院通过加强审判管理,对审判工作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工,协调、规范、监督审判工作,使审判工作合法、有序、高效地开展,确保法院审判各个环节能够通力合作、分权制衡,提高法院审判质效。
一、提高审判管理人员的素质。管理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培养法官的现代司法理念,实现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审判管理人员作为审判管理的重要一环。审判管理要坚持以法官为本和以当事人为本。以法官为本,要求审判管理以法官为中心,重视法官的发展与提升,强调管理的人性化,不能使法官仅仅成为被管理者,充分调动和发挥法官在审判管理过程中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使审判管理活动与法官活动产生感应与互动,朝着有利于法官发展的积极方面去努力,从而使法官个体自觉从事到审判管理活动中来;审判管理人员必须要牢固树立司法为民意识,坚持认真负责、科学客观、全面细致地对各个环节进行管理,坚持对事不对人、一视同仁的原则,不要有畏难情绪,要大胆行使管理权,及时发现审判执行各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整改建议,把审判管理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做好;要树立服务意识,增强服务能力。不断改进和创新工作方法,多听取承办人的意见,多交流沟通,大事讲原则,枝节讲风格,尽量减少矛盾,减少对立情绪,增进双方的信任与理解。
二、以审判管理办公室协调负责,各部门联动的审判质量管理的组织体系。加强审判管理工作的重心是加强审判活动的过程控制、事中监督和科学考核,这是一种新的管理机制,是一项制度规范下的操作层面上的工作,管理模式的构架必须运用系统的科学方法。基层法院审判监督管理办公室是法院案件质量监督管理的职能机构,负责对全院审判工作、后勤保障、思想宣传、调研、案件质量的监督、检查和评定等工作,审判管理办公室直接反映着审判动态。新郑法院专门成立审判管理办公室,由常务副院长分管和绩考办全体人员组成,建立了法官业绩档案,真正把考评结果作为对法官立功受奖、评先选优、提职晋级、岗位目标奖惩的主要依据,激发办案法官的效率意识、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实现奖优罚劣的目的通过由审判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对全院案件的立案、审判和执行工作的全方位监督管理,政治处负责根据监管结果进行考核,纪检部门负责对违法行为进行追究,构建了以审管办为中心,各部门协调联动的审判质量监督管理机制,把立案和审判、执行过程中的工作纳入案件质量监督的范畴。
三、逐步实现信息化、科技化管理。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科技含量越高,就越能实现公正与效率,越能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人民法院的信息化、科技化管理,重要的是要有现代办公意识和科技化管理的理念,正确认识提高审判工作科技水平所进行的必要投入与实现公正与效率,才会有超前意识,敢于创新、善于创新。要维持科技化管理的技术手段,开发出适合人民法院的审判管理、行政管理、人事管理的软件,根据人民法院的科技发展和需要进行培养和引进科技人才,将计算机技能列入个人考核的项目,提高法院队伍应用计算机技能的整体水平。以智能化建设促进管理,以智能化建设贯穿于审判管理的全过程,利用电子数据资源共享、互通互用的特点,对立案、审理、执行、归档以及委托司法鉴定、涉案财产处置等工作环节进行信息跟踪、控制和共享,实现审判管理工作的网络化。同时,以网络作为促进公开审判、监督的有效载体,庭审直播、裁判文书的展示、归档、检查等,依托网络技术提高审判管理制度的效能。
人民法院的审判管理活动,是对法院审判执行工作进行的体检过程,通过构建审判管理体系促进法院审判管理活动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实现审判管理有效运行和监督制约,不断提高审判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