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法官应该学会排解心理压力

  发布时间:2011-12-15 10:40:50


    老张的儿子是一名法官,当他看到有关“2010年3月18日湖南湘潭1名法院公务员刘某自杀,刘某留下了一封遗书,最后几行写道:“工作压力大,很累,不如死了算了,再见!”的报道,触目惊心,于是找到自己的心理医生朋友老于。

老张说:“现在法官不好干,心理压力大、工作压力也大!老于,你是专家,给支支招!”

    老于:“的确,现在法官案件多,案件信访压力也大。这是每一名法官需要面对的,但是法官应该先正视压力的存在。其实在西方一些国家,精神上“不舒服”都是经常去找心理医生,及时缓解压力,将心理疾病消化在萌芽中,大家称心理医生为“加油站”,当然这其中又以“白领”阶层和脑力劳动者居多。我们中国的法官,工作以脑力劳动为主,在感到压力时,多半是忍着,想去旅游,没有时间;想大哭大叫,找不到地方;想找心理医生,又怕人笑话,当然这种情况与我国群众普遍的观念有关,在很多脑力劳动人群中普遍存在。这样使压力逐年堆积,直到病重时才不得不去治疗。另一方面,还有很多人不知如何排解压力。经研究发现每晚到酒店喝酒的人是为了释放压力,但这种“借酒浇愁”的方式并不可取,因为很多人第二天清醒后会感到疲惫,会自责,检讨自己的言行,这样反而又添压力。

   老张:”怎样排解压力呢?”

   老于:“正确地评价自己和自己的工作,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要把目标定得高不可攀,凡事需量力而行;培养自己有一个宽广豁达的胸怀,与人为善,大事清楚小事糊涂,对待不同案件当事人要以平静的心态;工作中经常想想自己办理案件成绩,寻求成就感,使自己得到安慰,其实我觉得阿Q精神有时也可以利用一下;尽量丰富个人业余生活,读书、旅游、运动、聊天等能使人从案件紧张的氛围中摆脱出来,丰富自己的人生。”

    老张:“对,所以要有容乃大,随遇而安,保持平常心!”

老于:“另外,喜怒不形于色是我们中国人强调的,比较拘谨、慎重,甚至保守,这种性格有好的一面,但对心理问题则不利,因为心理压力说出来就会缓解很多。可以在不妨碍他人的前提下,尽情释放自己,不要自我压抑。有成功人士这样说:“面对生活中的压力,只有4个词——接受;承受;适应;调整。”从这句话中,我们或会有些许感悟:人生快乐与否,在人不在天,在人不在物,全看你怎样对待生活了。

    老张:“对,我们平常人不一样要这样做吗?”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