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士勇,男,43岁,本科学历,1987年到新郑市人民法院工作,先后任研究室主任和办公室主任。因工作成绩突出,2003年10月被选调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现系政治部宣教处干部。
从1987年进入法院工作,安士勇与政法工作新闻宣传和文秘写作相伴23个寒暑。23个春夏秋冬,他虽然没有积聚下钱财,甚至没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但20余年的激情耕作,20余年不知疲倦地呕心沥血,却使安士勇拥有一本本竭尽心智写下的新闻“大书”。
从事新闻宣传和文秘工作23年来,自己时常深夜在键盘上“舞蹈”,凌晨在勤奋的笔耕,不知疲倦为优秀法官立传,为法院形象树碑,为司法公正代言,起草了大量的文件、报告、总结、讲话、信息等文秘材料,写出了一大批高质量、有影响的新闻作品。
23年来,安士勇先后在中央、省、市报刊、电台、电视台等73家媒体,发表各类体裁的理论调研文章和新闻报道5600余篇。其中56篇工作通讯和人物通讯被各级媒体整版刊发;19篇被头版头题刊发;13篇被新华社刊发通稿;16篇获奖;9篇受到中央、省、市领导的批示,为服务审判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树立法院和法官形象提供了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由于成绩突出,先后四次荣立二等功,五次荣立三等功,73次受到国家、省、市等各级表彰。宣传水平的提高和宣传工作力度的加大,也使郑州中院的知名度在全国法院明显提升。近年来,先后有西安、成都、南京、河北、山东、江苏等二十多家法院看到关于郑州中院的报道后,到郑州中院学习经验,为树立郑州中院形象,提高郑州中院知名度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安士勇从事新闻宣传和文秘工作20多年,期间担任过基层法院研究室主任和办公室主任。多层次多岗位的工作丰富了他的阅历,增长了他的才干。在基层法院期间,安士勇先后服务了五位法院院长,提议并策划实施的法院管理改革、黄牌告诫制度、民情日记活动、“四个一”服务法、法官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等举措,受到了最高法院和省、市法院领导的关注和肯定。为此,受到了原最高法院肖扬院长的接见。
2003年10月,安士勇被选调到郑州中院工作,他把全身心都扑到法院的宣传工作中,许多时候为了写稿子,安士勇工作到深夜甚至凌晨,尽管辛苦,但当看到一篇篇宣传郑州中院先进工作 经验的稿子出现在报纸上时,他的劳累就会一扫而光,心中就充满了无比的快乐。
安士勇被选调到郑州中院从事新闻宣传工作以来,对全市法院新闻宣传工作进行了规范和创新,使全市法院新闻宣传工作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单位,连续三年在全省法院名列第一名。策划了10多次专题宣传活动,宣传了全市法院六个先进集体,十七个优秀法官典型。策划了郑州法院网的改版,使郑州法院网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先进,点击量名列全国中级法院第一名。在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同时,协助领导策划了基层法院工作考核办法,全市法院表彰奖励办法等,较好地推动了全市法院的工作和队伍建设。
这些年来,安士勇对工作兢兢业业,23年的伏案写作,积累了丰富的新闻写作知识,写出了一大批高质量、有影响的新闻作品。特别是近几年围绕全市法院工作的亮点,努力提高稿件质量,上大报,上头题成效明显。
在提高裁判文书质量方面采写的《郑州中院三管齐下抓质量》被《人民法院报》头题刊出;司法调解方面采写的《郑州两级法院构筑大调解格局》被新华社刊发通稿;庭审观摩方面采写的《郑州法院检验规范司法行为成果》被《人民法院报》头版头题刊发;制度建设方面,起草的《郑州法院制度建设带来勃勃生机》被《人民法院报》头版头题刊发,并同时刊发了评论员文章。
从事文字工作二十多年,由于工作规律性不强,一日三餐经常不能准时、经常加班的比例较高,使他患上糖尿病,平时一天需要吃4次药,由于血糖居高不下,有时整夜难以入睡。面对沉重的工作压力和超负荷的工作,安士勇一直在吃身体的“老本”,使自己健康处于透支状态。为了能够多写稿件,安士勇时常平时白天思考提纲,晚上写作,有时写到凌晨4点左右。
安士勇对工作可谓兢兢业业,披肝沥胆,无怨无悔,始终对自己的工作保持崇高的敬意和爱好。近几年安士勇先后编纂了《我们为您记录》、《天平星光》和《党旗飘飘映天平》等9部书籍。2007年10月,郑州中院在全院大力开展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安士勇连续两周昼夜加班加点,一人编辑了289页,内含20万字和上千幅图片的《书写文明新华章》大型宣传画册,还起草了12000多字《郑州法院精神文明巡礼》纪实通讯,被《青年导报》三个整版刊发,被《郑州日报》连续四天进行了报道,为推动郑州法院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文字写作是一份特殊职业,需要艰苦,需要奉献,需要责任,需要任劳任怨,勤勤恳恳,鞠躬尽瘁。安士勇曾经为了寻找一条新闻线索彻夜难眠,曾经为了获得写作素材几经周折,20多年来,安士勇不知熬过了多少不眠之夜,永远在坚守中探索,在探索中突破。当看到自己的作品变成铅字,在听到自己的作品被人品评,他的心中就充满知足的快乐,这正是安士勇一种境界的超脱,因为他热爱新闻宣传这个职业,好像天天能品尝到其中的甘甜。
在做好郑州中院宣传工作的同时,安士勇还把宣传重点放在了全市基层法院,在反映全市基层法院工作方面采写的《郑州法院明争暗赛催人奋进》,在《人民法院报》和《河南法制报》刊发后,受到原省高院院长李道民的称赞;为中原区法院采写的《熠熠国徽映天平》等六篇连续报道先后被《人民日报》、《法制日报》、《人民法院报》、《河南日报》、《郑州日报》等中央、省、市十多家报刊发表;为金水区法院采写的《金水法院推行工作新机制》,为巩义法院采写的《审判文化教育使巩义法院变了样》,为高新区法院采写的《高新区法院跨入标兵行列》、为登封法院采写的《登封法院“三高管理人气旺》、为管城法院采写的《由量变到质变的突破》、等在报刊发表后,较好地展示了郑州两级法院的工作亮点,鼓舞了全市法院干事创业的激情。
回顾近20年的工作历程,安士勇为自己没有虚度年华而自豪,更为领导对他的关心和爱护而感动!当想到自己为了热爱的事业,而得了严重的糖尿病,每天靠多种药维持病情时,当安士勇想到自己有时因糖尿病发作,腿疼得几乎不能走路时,当安士勇想到自己用生命工作时,他深深地知道,为了自己衷爱的事业,许多人甚至献出了生命,与他们相比,这点付出又算得了什么呢?
面对未来,安士勇说,他会一如既往地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一如既往地把郑州中院的新闻宣传工作,当作自己神圣的事业,把心思用在稿件上,把精力用在采访上,把真劲用在创新上,用他的笔去描绘郑州中院未来发展的美景,用他的相机定格一个个见证郑州中院发展的足迹,在新闻之路上播种一片又一片葱郁的沃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