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后,很多到郑州市中院的群众都会发现,该院立案大厅不仅变得宽敞明亮了,而且更加舒适方便了。
自去年下半年开始,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和省法院对于“立案信访窗口”建设的要求,该院为了更好地做好立案信访服务,花费数十万元改造升级了立案大厅,使立案大厅从原来的40多平方米扩展为100多平方米,同时增添了沙发、电子显示屏、饮水机、纸笔、老花镜等服务设施。在立案一庭的指导监督下,全市各基层法院的立案大厅也先后完成了改扩建工作。该院的此项工作获得了省高级法院的高度评价。
近年来,该院立案庭圆满完成了各类案件的立案审查工作,办理案件的质量和效率稳步提高。该院不断加强案件流程管理工作,通过健全工作机制、完善服务功能、规范服务行为、推出便民措施,提高工作效率,使“立案信访窗口”成为人民法院贴近民众、服务民众、赢得民众的桥梁和纽带,塑造了人民法院亲民、利民、便民的司法形象。
抓窗口建设 树法院形象
据介绍,该院立案一庭承担着全市法院“立案信访窗口”的建设工作,庭长周建祥认为,抓窗口建设也是树法院形象的具体体现。
2010年年初,经过细致调研,立案一庭根据最高法院和省法院的要求,制定了全市法院“立案信访窗口”建设标准和考评细则,提供了操作性很强的执行依据。
为了使全市法院“立案信访窗口”建设达到设施全、功能全、制度全、服务到位的“三全一到位”标准,该庭紧密结合市两级法院的“立案信访窗口”建设现状,坚持把“立案信访窗口”建设作为工作重点。
8月份,省法院下发《关于加强“立案信访窗口”建设的紧急通知》之后,立案一庭成立了“立案信访窗口”建设检查组,利用3天的时间,以暗访的形式对全市各基层法院“立案信访窗口”建设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彻底摸清了全市法院“立案信访窗口”建设的情况。
在检查结束后召开的“立案信访窗口”建设推进会上,针对全市各基层法院“立案信访窗口”建设存在的问题,郑州市中院副院长段占青对今后的“立案信访窗口建设”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抓服务功能 强服务意识
抓涉诉信访 重领导责任
11月初,立案一庭又同省法院相关领导到新密、荥阳、新郑等法院进行了巡回检查指导,逐项逐条抓落实。到基层法院检查工作时,他们直接深入立案信访大厅,对照下发的标准,看记录、看设施、逐条核实,对不到位、不完善的提出批评,对标准不高的现场提出改进意见,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截至目前,除金水区法院相关项目尚未竣工外,其他12个基层法院均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了“立案信访窗口”建设任务,该市法院系统“立案信访窗口”建设工作受到了省法院的高度评价。
抓服务功能 强服务意识
郑州市两级法院普遍实行诉讼引导制度,设立诉讼引导台,由审判经验丰富、亲和力强的审判人员担任诉讼引导员,负责对来院当事人进行引导,并根据当事人的需要,协助当事人查询案件、指导当事人诉讼,进行必要的程序性法律解释等工作。
在“立案信访窗口”,法官们还根据民事、刑事、行政等不同诉讼分别摆放了举证须知牌,制作了以受案范围、民商事案件立案起诉条件、当事人诉讼权利义务、风险告知书、财产案件受理费计算办法等为主要内容的展板,摆放在立案大厅,还印刷了“诉讼风险告知书”小册子,把应该告知当事人的所有事项在诉前以书面形式提供给每一名当事人。
郑州市两级法院对于简单的案件做到当日立案,决不让当事人再跑一次;对于复杂、疑难的案件做到7日内立案,决不让案件在立案环节停留太长时间。他们坚持把好三个关口:一是依法审查关,达到了立案正确率100%的要求;二是快速高效关,对符合立案的案件,决不让当事人跑第二趟;三是法律救济关,对那些确有困难的当事人,对符合法律救济条件的“特困户”,及时审批诉讼费的减、缓、免申请。
郑州市两级法院在立案前还积极开展诉前调解工作,尤其是对那些符合立案条件,但法院审执都比较困难的案件,主动开展诉前调解。金水区十二里屯拆迁案件,村民起诉到法院时,郑州市中院就决定暂缓立案,并与十二里屯拆迁办成立联合工作组,迅速开展诉前调解工作。经过多次调解,大部分村民撤回诉讼,降低了当事人诉讼成本,避免了案件执行过程中的对抗性。
抓涉诉信访 重领导责任
涉诉信访是当前法院信访工作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郑州市两级法院积极探索和创新信访工作机制,以加强“立案信访窗口”建设为抓手,最大限度地化解社会矛盾和纠纷。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依据案件的类别,将案件进行分包,由中院主管副院长以及基层法院院长、中院业务庭长分别担任案件办理工作的主管领导和责任领导,层层签订责任书。严格落实“四定一包”,对案件的办理工作定时间、定人员、定领导、定责任、包处理。实行“四包责任制”,主管领导、责任领导对上访群众包掌握情况、包思想教育、包解决化解矛盾、包停访息诉。
在集中处理信访问题活动中,每10天召开一次党组会,集中听取包案领导对案件办理工作的汇报,集中研究化解矛盾的措施。每月对案件办理工作进行一次通报,对各责任单位办理情况进行排名,表扬先进,批评落后。打破党组成员业务分工,对责任单位进行合理配比,由中院党组成员分片督办。由包案领导、包片督办领导带案下基层,亲自开展上访人的停访息诉工作,并对所有已报结案件的上访人进行回访。
把院长每周接访改为天天接访,院长每天轮流值班,当面听意见、明法理、解难题。今年以来,郑州市中院共接待群众反映问题669人次,院长接待来访群众450人次。
抓队伍建设 求质量效率
在立案过程中,坚持提高立案服务质量和效率。同时,为提高接待服务质量,先后组织立案庭法官和工作人员进行了“坚持为大局服务意识、坚持为人民司法意识、坚持为当事人服务意识、坚持为构建和谐社会奉献意识”的“四坚持”教育,教育中引导大家放下法官的架子,不等不靠,自觉把为大局服务、司法为民、为当事人服务及为构建和谐社会奉献作为自己工作的第一责任,要求大家在立案接待及“四裁”案件审理中,不分亲疏,平等对待每一名当事人。充分利用每周的政治学习时间,扎实有效地开展“纠正执法问题、促进公正执法”专题教育活动,把廉政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至今,立案一庭没有出现任何违法违纪的行为。
随着办理案件的质量和效率的进一步提高,2010年以来立案一庭共办结管辖权异议、不予受理、按自动撤诉处理等“三裁”案件958件,办结诉前保全案件12件,标的2.5亿多元,指定管辖案件57件。
在办理这些案件过程中,立案一庭从办案质量与效率出发,着重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研究,不断提高办结案件的效率和质量。在“三裁”案件数量大、时间要求紧的情况下,立案一庭办案人员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想尽一切办法在平时的工作中提高办案效率,2010年立案一庭所办案件没有一件无故超审限。二是认真对待、慎重从事,确保诉前保全工作万无一失。由于保全工作计划周密、行动迅速,所保全案件,没有出现任何差错,当事人也都比较满意。三是严格审查,确保指定管辖案件的正确率。在审查指定管辖案件过程中,立案一庭坚持按原则、法律规定办事,对于基层法院报送的请示,凡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坚决不指定;不符合指定管辖规定要求范围的,也坚决不指定,从而较好地保证了指定管辖案件的立案准确率。
为加强案件流程管理工作,立案一庭对案件进行分类统计、核查,在自觉提高办案效率的同时,还将超审限的案件相关数据报送给纪检组,及时实现监督。2010年以来,立案一庭共向省法院移送民商、行政等上诉案件360件,卷宗1586册,做到件件有登记,保证了卷宗的安全移转。
“立案信访窗口是联系群众的窗口,扩建升级只是从环境和服务设施上的改善,我们一直在做的,是服务制度建设、服务水平提高。唯有这样,才能真正擦亮这扇群众之窗。”周建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