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动力 自创新管理而来

——记巩义市人民法院

  发布时间:2011-09-28 16:04:28


    巩义,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原名城,河洛文化的发祥地,它曾经养育了忧国忧民的诗圣杜甫和德艺双馨的豫剧大师常香玉。

    巩义,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经济实力连续15年位居河南省县市首位,连续7年跻身全国百强县市。

    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司法的保障,多年来,巩义市人民法院忠实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为当地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和良好的法律服务。

    2010年以来,巩义法院把创新和加强审判管理做为工作重点,带动了以审判管理为中心的法院各项管理扎实开展。

                            审判管理  八项举措解决八个问题

    巩义法院坚持把提升法院审判工作质效作为审判管理的目的,不以处理人、追究人、整治人为目的,遵循司法工作规律,尊重法官职业地位,客观对待审判管理中发现的问题,推出八项举措解决了八个问题。

    ---为了解决加强审判管理的问题,成立审判管理办公室,成立后建章立制,明确审管办职能,保障了审判管理有序开展工作。

    ---为了解决升级法院综合管理系统带来的软件新功能运用问题,采取邀请中院领导、软件老师指导等举措,积极加大培训力度,使总体综合应用能力提升,为推广使用软件打下基础。

    ---为了解决保障干警及时利用清华紫光软件的各项功能的问题,制定措施,要求干警及时录入审判、执行案件数据,为保障审判流程系统的全面运转提供了条件。

    ---为了解决案件的统一对口管理问题,采取修改程序、明确权限举措,将案件的立案、审限报批、结案报结等权限予以明确,遇到了报结不方便、结案手续繁琐、干警不理解等问题,采取召开党组会、院务会、全体干警会议进行解释推行,制定举措强力推行,目前,对口管理权限分明,责任明确,杜绝了以前管理随意的问题。

    ---为了解决审判流程管理软件最大限度在审判工作中发挥作用的问题,审管办利用软件的统计功能,制作审判运行态势分析,并逐渐由月分析发展到周通报,由科室统计分析发展到每名承办人的办案数据分析,由服务领导决策发展到服务干警及时掌握自身审判运行情况,使每名法官及时通过软件掌握了自己的案件办理情况及在全院法官中的所处位置,目前,广大法官通过及时阅读周通报形成了创先争优的良好办案氛围。

    ---为了解决审判流程管理软件最大限度的服务办案干警的问题,该院购买了法律文书纠错系统、法律文书库系统、案例库系统,要求干警将裁判文书全部导入流程网,积极使用文书纠错系统,积极运用电子法律法规库和电子案例库系统,以上软件为干警办案提供了极大地方便。

    ---为了解决最大限度地调动干警创先争优积极性的问题,引进了审判管理质效评估软件,并积极应用到了绩效考核中,广大法官逐渐适应新的考核要求后,实现了各类考核数据的及时生成,实现了法官业绩的科学考核。

    ---为了解决保障审判管理的长效机制问题,强力推行一把手工程,周推进会制度,案件评查制度等措施,目前,审判管理运行态势良好,基本实现了预期目标。

                            科技保障  多措并举确保公正为民

    科技管理是提升审判管理水平的基石和阶梯。巩义法院为了给审判管理工作提供适时、准确的信息支撑,重视科技保障,强化软件应用,实现审判管理的科学化,确保公正为民。

    ---为了解决审判管理的基础工程问题,积极向市委、政府请示报告,筹措资金106万元,购买微机、打印机等设备,实现审判员以上人手一台电脑,法庭庭长、法庭内勤人手两台电脑,完成了审判管理和办公自动化的基础设施建设。

    ---为了解决法院干警信息及时传递问题,建立通迅平台系统,提供交流互动双向平台,把信息化由点对点工作提升到点对面工作。利用网络通迅平台发送公告、通告、文书等。

    ---为了解决群众及时了解法院工作、普法宣传、诉讼告知等问题,完善了巩义法院外部网站-河南巩义法院网,建立了法院内部网站,在法院一楼立案大厅设置了电视宣传屏,向群众积极普法宣传、告知诉讼注意事项等。

    ---为了解决机关、法庭、庭审安全问题,更新监控设备,建立全方位的数字监控中心,囚车也实现同步录音录像,在加强法院安保工作的同时,建成了数字化法庭,实现了庭审网络直播,最大限度地接受群众监督。

    ---为了解决法庭辖区群众的奔波之苦,租用十兆光纤专线,实现了院机关与驻外办公的执行局、法庭联网,审判流程管理系统并网运用,实现了远程电子立案,远程电子签章等,在提高案件审判效率的同时,方便了法官,方便了人民群众。

    ---为了解决窗口部门的司法服务水平问题,在立案、信访窗口设立评价器系统。由当事人对法院干警的诉讼服务进行外部评价,评价结果直接导入法院内部管理系统,作为干警个人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为了解决规范庭审、办公秩序问题,设置门禁系统,实现了审判区、办公区两区分离,在立案、信访区设置诉讼引导台,引导群众诉讼,保证审判、办公秩序。

    ---为了解决群众及时查询案件进度的问题,在立案大厅安装身份证识别器,自动将当事人有关信息导入审判流程系统,同时安装案件自助查询系统。来法院参加诉讼的案件当事人无需到立案窗口排队等待查询,只需凭身份证即可查询自己案件的承办人员、办理进度、诉讼提示事项等基本信息。

    ---为了解决群众及时查找、了解案件承办人动向问题,在干警办公室门口安装设置人员去向指导牌。通过指导牌及时显示办公室人员办公时段的具体去向、工作动态,使办事群众做到心中有数,同时便于接受其他干警及人民群众的监督。

    ---为了解决庭审公信力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庭审记录的误差,在法庭安装庭审记录同步查看系统。当事人可以在庭审过程中借助庭审影像设备同步查看书记员所作的庭审笔录,及时提出异议,保证了庭审记录的客观性、准确性。

    ---为了解决档案信息化、方便群众查询档案问题,投资15万元,升级、改造档案库房,添加硬件设备,完善软件系统,达到省一级达标认证,库存诉讼档案130845卷暨290695册档案目录实现了微机录入、管理和检索,库存1996年以来的15年行政文书档案全部实现了档案数字化管理,同时购置业务档案电子卷宗系统,购置高速扫描仪,制作业务档案电子卷宗。

                            队建管理  六项创新激发队伍活力

    审判管理既是对案件的管理,更是对队伍的管理,巩义法院全力做好保障和激励工作,六项创新激发队伍活力,实现工作效能的最大化

    ---利用电子大屏幕,播放每日一语,在走廊、电梯、会议室等悬挂与法院工作有关的书法、美术、摄影作品,营造法院文化信息和廉政文化氛围,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干警情操、提高自身修养。

    ---开设河洛法官讲堂,打造“学习型”法院,利用周五学习时间,聆听名家讲座,畅谈法律见解,交流思想动态,传播法治理念。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设立机关党委,成立15个党支部,把支部建立到各中心法庭,将党组书记、党组成员分配到各基层法庭支部,充实各基层法庭支部力量,指导各基层法庭支部开展工作,使审判资源得到有效整合,法院的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

    ---在全体干警中开展“四评”活动,人民群众评议办案法官,办案法官评议行政综合部门,一般干警评议各部门、各党支部,一般干警、中层干部评议院领导班子,通过广泛开展评议活动,收集汇总意见、建议并进行分类答复,限期落实到位,提升法院各项工作水平。

    ---在全体干警中开展“五评”活动,在审判执行部门中评选“十佳”办案法官、“十佳”书记员,在行政综合部门中评选“十佳”服务标兵,在中层正职中评选“十佳”部门工作带头人,在中层副职中评选“十佳”参谋助手,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在法官办公室悬挂法官亲人书写的廉政亲情寄语,制作廉政亲情寄语及感言感悟汇集,使广大法官每日身处亲人的嘱托和期望之中,时刻注意保持清醒头脑,真诚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创新管理使巩义法院在提升法院工作质量效率中的作用初步显现。上班先上网,决策看流程,指令网上行,以审判流程管理指标数据为主要依据,客观评估全院审判质效,理性分析本院审判工作态势,正确指导审判工作决策,逐渐成为该院的重要领导方法,改变了过去权力分散在法官、责任集中在院长、压力承担在法院的局面,法院案件管理明显轻松。

    今年前三季度上诉案件的发回重审、改判绝对数量持续下降,第一季度改发案件实现了“零记录”,在郑州市绩效考核中质效指标继续保持了良好位次。法定正常审限内结案率保持在95%以上,单月案件结收比均保持在90%以上。前三季度的结案率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近15个百分点,法官的均衡结案意识逐渐提高,有效实现了案件的良性循环。涉诉信访量持续减少,前三季度的来信来访总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47件,没有发生一起进京赴省访和非正常访案件。

    巩义法院通过发挥审判管理工作的规范引导作用,改变了过去突击结案、集中报结等现象,避免了案件积压。广大法官的危机意识明显增强,对自身的要求更高,更加注重加强业务学习,研究审判工作规律,总结审判工作经验,审判质效意识和自律意识明显提高。通过强化院长、庭长、审判员的职责,把加强审判管理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形成了宏观管理、中观管理、微观管理和自我管理相结合,层级分明的“四位一体”管理模式,保证了各项审判管理措施落实。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