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各项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健全,改变传统庭审模式,实现公正与效率已经成为国内各级法院的工作主题,更是时代发展和进步的必然趋势。实现公正裁判提高法院社会公信度,是审判管理改革的突破,是法院审判工作监督制约机制的一个创新。建设法院庭审直播系统,实现了庭审过程与科技手段紧密结合,体现了“阳光审判”公开、透明的原则。庭审直播系统能够对原、被告、证人、法官、公诉人、犯罪嫌疑人、电子证据画面进行实时采编录像和直播,以满足庭审音像资料存档、远程观摩和领导在线监督的需求。 庭审活动是以法官为中心,原、被告及其各自的律师、证人参与的交互活动。从审判业务的角度来讲,科技审判法庭是指借助于现代科学技术装备,通过扩展、延伸传统的审判法庭功能,适应新的庭审需求,达到强化庭审效果、提高庭审效率、促进审判工作的公正、公开的现代化审判场所,集语音、数字、图像处理为一体,综合应用电子技术、射频技术、单片机技术的真正的多媒体法院庭审直播系统。
郑州高新区法院庭审直播从2010年是10月建成至今,已经连续播出将近40个案件的审判过程,受到了庭审参与人和广大旁听民众的好评。应该说庭审直播,包括在网络媒体上的直播,使司法工作更加透明化,在各个方面对于法官也好、对于民众也好、对于案件的当事人来说,都是比较有利的。就公民这个角度来看,主要是了解庭审的过程,不少人虽然学了法律,但是并不了解庭审知识,如果看了一下庭审直播以后,对于法院整个审判的流程就比较清晰了,这比在书本上学习法律、法规更直接,也更有质感。同时,在网络媒体上能感受到法院现场的一种气氛。因此,理性的审判开始走向形象的感受,这是非常有利的,也就是说这是非常重要的法制宣传,也是学习法律知识非常重要的场合。那么就审判人员来讲,审判人员本身就是依法进行审理,在庭审直播的场合下,他可能更会注重于在公众面前的一种形象。也就是说我们对于司法规范性的要求本来就要求的比较高。但是通过向社会进行公开直播以后,更能引起办案法官的重视,因为,法官不加强审判知识的学习,不提高审判技能,就会暴露法官的缺陷,所以,审判直播对于法院司法能力的提高会更强。当然,庭审的这种能力仅仅是审判能力的一个部分,主要是庭审驾驭能力,整个的证据使用、法律适用的能力,包括制作裁判文书的能力,都是属于审判人员、尤其是审判长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应该说还是比较有利的。当然对于诉讼案件的当事人来讲,应该说庭审直播对他们规范地、依法地进行举证、进行抗辩,也能起到非常好的作用。比如2010年3月份,郑州高新区法院庭审直播主审法官李建涛审理肢残小伙起诉公交公司只免盲人票一案就引起社会极大反响。肢残小伙起诉公交公司只免盲人票是对其他残疾人的歧视 ,因此要求政府出台公平法规对待所有残疾人。通过庭审直播,在全市引起了各界的重视,且很多媒体作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