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各基层人民法院、本院各部门:
安士勇同志是中院政治部宣教处正科级干部,1987年到法院工作,先后任新郑市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办公室主任,2003年10月被选调到郑州中院工作至今。从事法院司法宣传和文秘写作工作20多年来,他牢记宗旨,恪尽职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在新闻宣传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先后四次荣立二等功,五次荣立三等功,73次受到国家和省市表彰。2011年6月25日被中央政法委授予“全国政法系统优秀党员干警”荣誉称号。7月7日,省法院院长张立勇做出批示,“要好好宣传安士勇这样的宣传干部”。
安士勇同志是新时期共产党员模范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优秀代表,是全市法院争先创优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是忠实践行“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模范干警,郑州中院号召全市各基层人民法院和本院各部门及全体干警,认真开展向安士勇同志学习的活动。全市法院要认真学习他牢记宗旨,忠心于党的政治本色;学习他忠诚履职,任劳任怨的崇高品德;学习他爱岗敬业,忘我奉献的精神风貌;学习他真抓实干,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学习他恪尽职守,执著投入的职业操守;学习他淡泊名利,埋头苦干的高尚情操。
敬业奉献是他的工作状态。23年来,他不知疲倦地为优秀法官立传,呕心沥血地为法院形象树碑,默默无闻地为司法公正代言,起草了大量的文件、报告、总结、讲话、信息等文秘材料,写出了一批又一批高质量、有影响的新闻作品。他围绕抓重点、抓线索、抓契机、抓典型,朝着“层次高、范围广、报道多、质量优、效果好、声势大”的目标开展新闻宣传。先后在中央和省市等73家媒体,发表各类体裁的理论调研文章和新闻报道5600余篇。其中56篇工作通讯和人物通讯被各级媒体整版刊发,19篇被头版头题刊发,13篇新闻通稿被新华社刊发,16篇新闻作品获奖,9篇新闻稿件受到中央和省市领导的批示。
日思夜写是他的工作习惯。23年来,安士勇经常白天构篇谋局,夜晚奋笔疾书。他说,夜里写东西更容易出活儿。常年的笔耕不辍,使他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勤汗水。为了能够多写稿件,安士勇白天构思出提纲后,晚上动手写作,有时会一直写到凌晨4点左右。尽管文字工作异常的枯燥辛苦,但当看到一篇篇宣传郑州法院先进工作经验的报道出现在各级媒体上时,他的劳累就会一扫而光,这时他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他采写的《郑州中院三管齐下抓质量》被《人民法院报》头题刊登;采写的《郑州两级法院构筑大调解格局》被新华社刊发通稿;采写的《郑州法院检验规范司法行为成果》被《人民法院报》头版头题刊发;起草的《郑州法院制度建设带来勃勃生机》被《人民法院报》头版头题刊发,并同时刊发了评论员文章。
“拼”字当头是他的工作秘诀。在创作新闻稿件的同时,安士勇还先后编纂了《我们为您记录》、《天平星光》和《党旗飘飘映天平》等9部书籍。2007年10月,中院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期间,他连续12天昼夜加班,倾其一人之力编辑了共计289页,内含20万字和上千幅图片的《书写文明新华章》大型宣传画册。他在这本画册上倾注了太多的情感和汗水。由于不分昼夜地连续工作,画册编辑完成后,他就怎么也睡不着觉,经过到医院治疗,这种状况持续了一段时间后才有所缓解。由于工作、饮食不规律,加上长期熬夜写稿子,日积月累下来,安士勇患上了糖尿病,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安士勇依然咬牙坚持创作。安士勇这些年的工作成绩是有目共睹的,而这些成绩的取得也是他以饱满的创作激情“拼”出来的,一个“拼”字写出了他的工作秘诀之所在。
乐观从容是他的工作哲学。乐观谦和,不急不躁,这是安士勇给大家的印象。为了做好全市法院的新闻宣传工作,安士勇任劳任怨,勤勤恳恳,鞠躬尽瘁,始终保持着对工作的热爱和敬意,正是这种热爱和敬意使得他面对枯燥的文字依然表现出乐观豁达的良好品行。为了寻找一条有价值的新闻线索而彻夜不眠,为了获得一份创作素材而费尽心思,这一坚持就是20多年。这些年,安士勇在坚守中探索,在探索中突破,在突破中升华。即使在查出患上严重的糖尿病后,安士勇依然是乐呵呵的,该加班加班,该熬夜熬夜。这份从容和淡定,为他赢得了尊重和声望。安士勇说,他会一如既往地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一如既往地把郑州法院的新闻宣传工作,当作自己神圣的事业,把心思用在稿件上,把精力用在采访上,把真劲用在创新上,用他的笔去描绘郑州法院未来发展的美景。
全市法院要紧密联系审判工作和队伍建设实际,把学习安士勇同志的先进事迹与深入开展“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与开展“群众观点大讨论活动”结合起来,与开展“五除”活动结合情况,以崭新的精神风貌和良好的工作作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忠实履行法院职能,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取得新成效,为推动全市法院工作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郑州中院政治部
二〇一一年七月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