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用信仰的力量坚守正义的防线

----电视连续剧《防线》观后感

  发布时间:2011-06-13 17:02:25


    由最高人民法院制做的电视连续剧《防线》已经在央视8套播放完毕。这是一部真实反映基层法院法官生活工作情况的优秀电视作品。这部电视剧吸引了不少法院干警的关注,不仅仅是因为情节的跌宕,演员精湛的演技,更是由于它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客观地反映了当前法院面临执行难的困境,描绘出了法官迎难而上的勇气、能动司法的智慧。一时间,荧屏之下,大家维护公平正义的职业尊荣感更加提升,司法为民的热血愈发激荡,这就是艺术的魅力,更是每位法律人心中神圣信仰的力量。

    电视剧最后一集中法院安院长和耿副市长在海边谈话的场景让人记忆犹新,耿副市长坦言自己在为官之初也是满怀一腔报国之心,时刻坚守着道德底线,可权力真是一件奇妙的东西,一张薄薄的任命书可以满足你的一切要求,于是他的权力观、价值观、金钱观彻底扭曲了,沦为了企业抗拒执行的幕后黑手、人民的罪人,迟来的忏悔就像此刻作为背景的海上落日般令人惋惜,等待他的将是正义的宣判。电视剧的结尾旭日初升,乾海的上空阴霾散尽、重归湛蓝,老百姓和谐愉快地生活,一切都是那么的详和美好。综观全剧,副市长等人的失败在于防线的失守,而巨龙公司案件的成功执行在于法官坚守住了自己的防线,克服一切困难,有所作为的勇气和智慧。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与经济高速发展相生相伴的是各种矛盾对立的凸显。面对纷繁迷离的各种诱惑,每个社会成员该如何守住各自的防线,掌好自己人生的舵盘,是值得每个人思考的重要命题。医生的防线是救死扶伤、守住医德;教师的防线是诲人不倦,守住师德;就算是街头无所事事的街头游民,也有自己的防线,那就是遵纪守法,守住最低的道德标准。那么,作为法官,什么是我们的防线呢?“公”和“廉”这两项法官的立身之本就是这一职业必须坚守的防线,只有常思公平之义,常怀廉洁之心,我们的司法事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真正为百姓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目前,基层法院的司法事业正面临着严峻的形势,案多人少的压力、当事人故意规避,缺乏联动机制等多种原因造成了执行难的困境,我们该如何在困难中坚守自己的防线,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靠福利待遇的提高吗?不,法官的工资,尤其是基层一线法官的收入还很低,这要靠整个社会财富蛋糕的做大,我们不能抱怨;靠群众对我们的理解吗?不,执行难的现状让当事人对我们的工作产生了质疑,这需要我们用十二分的努力来争取他们的支持。上述这些都是外部环境的东西,我们不能左右,那么又是什么神秘的力量在支撑我们前行呢?也许很多法官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这种力量就深藏在我们的内心深处,那就是信仰。信仰是人们对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选择,是一种终极性的道德追求。高尔基说过信仰是伟大的情感,一种创造力量。信仰与金钱无关,与名利无关,它在心灵家园中的崇高地位,使得在社会发展的各个时期,都有无数的人为之奉献一切,甚至生命。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立勇说,一个人,只有有了坚定的信仰,人生才有根基,心灵才有家园,生活才有乐趣。司法工作人员的最高信仰无疑应该是忠于法律,而《法官法》《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这些条文性的规定只是对法官职业的最底线的要求。作为一名人民法官,必须树立正确的信仰,法官的信仰就是“三个至上”,即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和宪法法律至上,只有忠诚于党的事业,专注于人民利益,对宪法法律常怀敬畏之心,才能真正从内心深处热爱司法事业,并为之奋斗终身。

    今年是建党90周年,电视连续剧《防线》以高昂的主旋律成为法院文化的载体,为党的90岁生日献礼,那么,荧屏之下,背负着人民对公平正义期待的我们更应该认清使命、坚守防线,为社会主义法治事业而不懈奋斗!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