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情系农民工 法律送温暖

郑州市法院、市总工会、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市法律援助中心联合开展农民工维权法律咨询活动

  发布时间:2010-12-30 14:54:28






    郑州市两级法院按照省高院的统一部署,自11月20日起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集中办理”活动。针对农民工法律意识、证据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在权益受损害时不知道该如何救济,或忍气吞声,或无所适从,或采取过激方式进行维权的情况,为了更好的为农民工提供法律帮助和服务,引导农民工依法维权,12月30日上午,郑州市中级法院与中原区、金水区、二七区、管城区、惠济区、高新区等六个基层法院联合市总工会、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市法律援助中心,在郑州市总工会大楼前共同举行了“情系农民工,法律送温暖”联合法律咨询活动。

    两级法院立案、审判和执行部门的优秀法官、工会干部、劳动仲裁员、法律援助律师等20余人冒着刺骨的寒风,耐心细致的为农民工答疑解惑,释法明理,并向前来咨询的农民工发放了《农民工维权手册》、《农民工诉讼指南》、《农民工申请法律援助须知》、《劳动争议仲裁指南》等宣传资料。郑州市中级法院副院长王志民,市总工会副主席李建霞,郑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纪委书记张立新,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院长张纯旭,市法律援助中心主任张勇赛亲自参加了法律咨询活动,为农民工解答问题。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姚待献,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总工会主席李元法亲临现场进行参观指导,并对四家联合为农民工进行法律服务的方式给予了高度肯定。

    在近三个小时的活动中,参加活动的法官、工会干部、仲裁员和律师从六个方面为农民工朋友提供了法律咨询和帮助:

    一是为农民工介绍其依法应当享有的各种劳动者权利,以及行使或获得这些权利和利益的方法和程序。

    二是提醒农民工在务工求职中应注意的法律问题,提高自身的防范意识、证据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依法维权意识,注意完善相关手续,保存相关证据,做到防患与未然。

    三是对权益受到损害的农民工,进行诉前辅导和风险提示,使其明白起诉或申请仲裁的必要条件,了解自身的诉讼权利和义务、诉讼风险等,引导农民工通过仲裁、起诉等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做到正确诉讼,依法维权,少走弯路。

    四是为正进行仲裁或诉讼的农民工进行释法明理、判后答疑,并提供法律建议,引导他们及时、正确举证,全面、系统阐述主张,合法合理实施诉讼行为,正确行使诉讼权利。

    五是受理农民工投诉和减缓免交诉讼费、司法救助、法律帮助和法律援助申请,为农民工提供维权建议,引导农民工到相关部门反映情况,帮助农民工正确维权。

    六是告知农民工应尽的劳动义务和法律义务,引导其在工作中、在生活中遵纪守法,在权益受侵害时通过合法程序向劳动监察部门、工会组织、劳动仲裁、人民法院进行投诉、举报和仲裁、诉讼,不能采取堵门堵路、围堵工头、跳楼讨薪等扰乱社会生活秩序的过激行为,防止从受害者变为加害者,从而受到法律的制裁。

    活动中,共接待农民工咨询200多人次,并对50余名农民工的投诉和申请进行了登记和受理,提出了下一步的处理意见。参加咨询的农民工纷纷表示法院等四家单位主动为农民工提供法律咨询和帮助,真是及时雨、雪中炭,为农民工维权指明了方向。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