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法律不是万能的,心里没有人民是万万不能的

优秀法官巡回演讲团成员的一句话

  发布时间:2010-10-26 14:36:26


    在一个英雄辈出、先进遍地、楷模芳菲的年代里,麻木于那些特色不够显明、故事不够浪漫、情节不够曲折的演讲秀里,眼泪汪汪、动情失色的或许只是廉价的小资在朦胧哈欠里一场场失恋的惊悚?至于,台上那些高亢激荡、神采飞扬、指点江山的拓模式表演,哪会有“纵使万遍也不厌倦”的性感或沧桑?对于先进报告团的成员来说,能稍稍挑拔台下同仁胃口翻腾的,未必是那千篇一律寒冬送暖,带病工作,慷慨解囊,鞠躬尽瘁之类的事迹,而有可能恰恰是他们对于某句众所周知口号、警言、名句甚至詈语的乔装打扮、改头换面甚或偷梁换柱。于是落幕之后,留在脑海里的,也只有那么丁点的鸿爪雪泥、点滴星光,多余的也许只是臆想妄测,胡思乱想?

    如同这句“法律不是万能的,心里没有人民是万万不能的”模仿句一般,对于那些希冀法治强国的虔诚法律信徒而言,听起来虽然总有种拨乱反正的逆耳、有些装腔作势的腻外、有点谄媚阿谀的肉麻,但总会透出一点面对现实、蓦然回首时苍凉无奈的理性/感性之光?这样的苍凉也许只是一种心态?如许的无奈或者更有委曲?心态背后,折射的到底是肺腑的感悟,还是辛酸的委屈,也许只有那些表面光鲜、内心苍黄的演讲者明了。或许,相对于依法治国的恢宏蓝图,它反映出的仅是一个永久佃户,面对法律的田园不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时扭曲的心态、变调的呐喊、甚至心不甘情不愿的自嘲?即使它听起来足够高亢、足够激情、足够赤裸,足够愚忠。

    用人民取代公民,用团体至上更换法律至上,这是传统人治成风成习成性之意识形态“牛虱”的新变种。尤其是本语词中对于循环式主体的“手术肢解”,让人在一种强制式的嚣张或教条式的命令或屈膝式的山呼万岁里,寒战阵阵、凉意飕飕。“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如同虚设。”在信仰中,任何事物即使被苦难缩减到最低水平,与虚无相比,都显得壮丽动人!可“万万不能”的壮丽动人能持续多久?也许,法律的悲哀,永远都是法律人自降身份、自毁尊荣、自贬意义的悲哀?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