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大救星……”,当熟悉的音符再次于耳边流动,才发现,我已站在时间的另一边。
曾经,每当我听到二七纪念塔整点奏响的《东方红》,年少的心就难以抑制的跃动与澎湃起来。音符响起,落下,我细数着这一刻的结束,下一刻的开始。周而复始,时光似乎带走了一切,唯独没有带走我,这一刻,我像极了丢失东西的孩子,一遍一遍游走在这个城市的角落,搜寻那些单纯而芬芳的岁月。
二十年前,当我还是离开妈妈就会哭泣的小姑娘时,来到这里求学,直到毕业后一直工作在这里。
初到郑州,是在赤日炎炎的盛夏。下车后站在马路上,满眼式样陈旧的建筑物,路也坑洼不平。人们的衣着,单调的一如脸上的神情。独让我钟情的就是路边浓浓的绿荫,一眼望去,梧桐树篷如华盖,甚至映得旧马路上都有几分清碧透明,街道宛若隧道,站在其中只觉换了天日,浑身倍感阴凉,虽是满眼的陌生,小小的人儿却是满心欢喜。之后徒步上学,走的就是这条路,偶尔下雨,淅淅沥沥的,就用不上打伞。树上栖息着无数知了,每天知了知了的唱个不停,此起彼伏,鸣不完整个夏天的心事。现在,不知是知了少了还是我们忙碌得听不到了,这些夏日的美妙仿佛只停留在了记忆。不过,让我扫兴的是所住厂子前面的那条臭水沟,整个夏天,只要出了门,又黑又大的蚊子在脸上、身上拼了命地咬,尤其是眼睛,常常肿的只剩下一条缝,害我在学校里好多天都不好意思抬起头来。
那时候学校门口总有几位面目慈祥的老太太,头戴的确良的白色帽子,围着白色连身围裙,围裙正面还有两个口袋,一个放纸币,一个放硬币,也有带着蓝色袖头的,推着从儿童推车改装过来的流动售冰糕车。车上的储存箱是塑料泡沫的,雪白的被子放在箱子里,盖在雪糕上。冰糕箱也是白色的,上面漆着大大的“冰”字和“糕”字。这两个字对于当时我的诱惑岂是一个大字能形容的,热了,渴了,掏出一直攥在口袋里的五分硬币,换回一个木柄的火车头牌的冰糕,有奶油的、菠萝的、豆沙的,甚至还有贵点的膨化雪糕和红豆糕,吮一口,清甜到心,这些东西成了我每天早早到学校的诱惑。后来,生活好了,有了雪人、冰海玉柱、西瓜仙子等家喻户晓的冷饮品牌,不过,那个五分一个的奶油冰糕给我的记忆最深。
农业路南阳路口的百货商店,卖的都是生活日用所需,那里边的东西比街边小卖铺的东西要全的多,质量也更好些。那时,每逢周六周日,我总会找个借口,偷偷骑着那辆家人无比爱惜的崭新崭新的飞鸽牌26型自行车来到这个商店,转来转去搜寻自己中意的东西。从这个路口往东边的菜市场,就是现在的农业路,路面坑洼不平,两边的建筑也破旧不堪,但这里卖的菜相对较全,生意一直很好,总是吸引郊区的菜农天不亮就来这里占位子。建文附近的副食品商店,总把我的胃口吊的高高的,不过总是到了过节才能吃上一点。商店东隔壁的凉皮、米皮店,远远地就能看到大大的冰块上放着红黄绿白的四色箱,其实是透明的玻璃罐装着碳酸汽水,自然每次都能把我吸引过去。到了店里要上一碗凉皮,再狠心捡出一瓶汽水出来,冰水顺瓶子滴滴答答的流,卖汽水的叔叔会拎起一条毛巾从头擦到尾,然后拿着一把已生锈的自制起子“嘭”的一声把瓶盖撬掉,递过来,一阵冰凉顺着手臂传至全身。想来,那味道比雪碧还要好,只是掏两毛钱付帐时,总觉得有点贵。
郑州那时有百货大楼,紫荆山百货大楼和红旗大楼。后来才有了亚细亚,商城大厦和那个被一把火烧掉的天然商厦,这些都是郑州人的骄傲。曾经,商品被高高地挂在墙上,得用票才能买,模样俊俏的服务员在里边走来走去,惹得我总是偷偷回头望。这些地方虽然过节时跟着家人常去逛,但在里边花钱不多,总感觉那里的东西全是高档货,普通老百姓是消受不起的,不过过年时若期末考试考得不错妈妈会咬咬牙从这里为我添置一件像样的衣服。
当然,郑州给予我的不仅仅是这些温情如花儿般的生活记忆,更有直面他巍然挺立时的厚重、威严与震撼。
一个深秋的傍晚,天下着细雨,雨中我站在高63米,拥有14层的二七纪念塔顶层,朔风冷雨中北望,于茫茫处思索中华文明的滥觞。始祖黄帝的出生地轩辕之丘,在厚厚的雨帘中似乎明灭可见;黄河游览区,那千百年来冲积而成的地上悬河(黄河的地上河床)的朝阳与落日,浪漫一如我眼中的诗意。而对于曾在某个暮春的清晨里拜访的商城遗址,高大敦厚的土城墙,走近,却不敢伸手触摸,怕是这皇天后土只可在空冥的灵魂里顶礼膜拜。
然而,历史的厚重总会被滚滚的时代冲破,郑州也在古城与都市的变身中收获发展与伤痛。市区的街道虽然在挖沟破肚的干戈中开始拓宽,可是如画般的碧影绿荫在减少。晴天随风而来的灰尘会刮得行人睁不开眼睛,漫天的黄沙就像无数只黄虫,遮天蔽日,郑州与“绿城”走得渐远。
但是一座有生命力的城市总是在发展与拣拾中走向完满。如今,漫步在郑州细碎的树荫下,左手触摸着商城遗址的碎砾,依稀可闻宫殿里飘渺而出的青铜古音,右手边风格迥异、造型独特的店铺,鳞次栉比的商厦,豪华别致的酒店,在与历史的对望中一展雍容。市区街道两旁密密麻麻的店铺橱窗里,时尚的衣裙、精美的饰品,吐露诱人的气息。徜徉于人群中,听着或精明或实诚的叫卖声,看着来来往往的表情,属于郑州的气息扑面而至。夜幕落下,华灯异彩的繁华闪烁在暗夜中,而喧闹稍稍停歇,不期然的会传来吉他和歌声,这是一份夜色中的恣意。
如果商城遗址是厚重历史的呈现,那么郑东新区就是郑州现代热情的展台。时尚的标志建筑,恢弘的摩天高楼,六大功能区组团而立,记录着城市的独特节奏。而龙湖以“共生”的东方气息为这个城市作了一笔精彩点睛。新城旧区比肩相映,郑州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让美重新流动。徜徉在这宽大疏朗的城区,听着人民随意间道出全民医保的推行,全民养老的试点,全民创业的涌动,让人恍然间感觉到身处省会的幸福、优越。
我目睹着郑州一点一滴的变化,学会了在人潮涌动的马路上,在熙熙攘攘的街市里,在擦身而过的行人中,尽心感受这个城市的发展年轮。而郑州,也无声的记录着我的成长。在走进走出的行程里,我熟悉着这里的草木气息,经历着和许多人一样的生离死别,悲欢笑忘。郑州触动我的那种温暖,或疼痛,美好,或忧伤,二十年的点滴与这个城市一起,典藏进属于我的那份生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