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房屋按揭贷款纠纷案件日渐增多。据统计,截至2010年7月底,中原法院共受理涉及房屋按揭贷款纠纷的案件45起,占房屋买卖纠纷案件总数的30%,与去年相比增长67%。中原法院经分析,认为造成房屋按揭贷款纠纷增多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各方收益促使按揭贷款方式被广泛采用。开发商通过银行放贷资金用于项目开发,购房者按揭贷款分期偿还本息,银行放贷并按期收取本息,各方收益使得按揭贷款购房成为商品房买卖的主要形式,同时也为房屋按揭贷款纠纷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二是部分贷款人经济状况不稳定导致不能按期正常还贷。一些贷款人由于工作和商业经营不稳定致使收入状况不稳定,收入的大幅减少或者家庭发生变故,加上理财缺乏系统规划导致其不能按期正常还贷。三是贷款银行对贷款人收入证明及相关材料真实性审查不严。一些贷款人本身资质并不符合贷款条件,为顺利拿到贷款而不惜伪造收入证明及其他相关材料,而银行把关并不严格,仅仅对此进行形式上的审查,贷款后管理也相对薄弱,这也为房屋按揭贷款纠纷的产生埋下了隐患。四是贷款人对借款合同、房屋抵押合同等格式合同不认真审阅,在不了解合同内容的情况下签字,致使违约情况产生时无法用合同条款进行守约救济。
针对上述问题,中原法院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加强法律法规宣传,切实提高购房者的自我维权意识。进一步加大《合同法》、《房地产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普法宣传力度,通过报纸、新闻、书籍等宣传媒介将相关房贷法律知识和购房贷款中应注意事项传达给购房者,教育其应客观评估自身购房能力,对未来职业发展和家庭收入情况作出合理预期,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购房,坚决杜绝通过开具虚假收入证明等方式骗取银行放贷。同时,教育其在签订贷款合同和抵押合同时认真阅读合同条款,在不明白条款意思时及早询问对方,及时澄清模糊及错误认识,最大程度减少矛盾纠纷产生几率。
二是强化社会监督,建立完善个人社会信用体系。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加强调研,进一步建立、完善和普及个人信用登记和查询体系,完善征信部门的信用记录制度,使个人信用记录能够得到迅速查询,从而有效督促购房者对个人行为作出正确评估,不盲目进行贷款,进而降低房贷风险。
三是建议金融部门加强风险管理,建立和完善房贷风险评估和预防体系。针对当前房屋按揭贷款纠纷大幅增加的趋势,银行内部应进一步加强对个人房屋按揭贷款风险的审慎管理,建立有效的房贷风险评估制度,加强对贷款人的资格审查和还款能力评估,规范贷款管理流程,及时跟踪调查和分析借款人的还款情况,全力提高银行对房贷风险的预警能力和规避风险能力。
四是积极拓展金融审判职能。全面分析房屋按揭贷款纠纷案件的发案特点和原因,分别制定不同类型的审理方案;同时,加强与金融机构的互动交流,及时对金融机构的风险防范和规范管理提出司法建议,全力维护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