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天阳光灿烂,七月的地葱绿繁茂,七月的云五彩斑斓,七月的水奔腾激荡。当七月历史的航船驶进第89个金色黎明之际,望着头顶那片澄静的天空,凝视着庄严的国徽和鲜红的党旗,我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此时此刻我不禁想起了我身边的好党员,好法官,他们不正是为了那抹从旭日上采下的红,为了这片土地的安宁与发展,而在平凡的审判岗位上谱写出了一首首隽永的奉献之歌!
李岩,可以说是我们行政庭的一名老党员,老法官了,在他从事行政审判工作近二十年的时间里,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荣誉、金钱、地位,我都无所求,我只想在审判岗位上踏踏实实的多干几年。”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工作中,他身先士卒,敢于承担,不论多么难办的硬案、骨头案,只要分到他手里,都欣然接受,没有半句怨言。在审理一起工商股权变更登记案件时,李岩发现对簿公堂的竟然是一家四口,妻子与子女因不满丈夫的所作所为,趁其出差时,将丈夫在公司的股权进行变更,等丈夫发现时,公司已经被卖给别人了,一审将股权变更登记撤销后,被上诉人的妻子及子女提出上诉,庭审过程中,作为被上诉人的丈夫情绪激动,抱着摞起来近半米高的数十份判决书失声痛哭,并称,若二审改判,就从楼上跳下去,而三位上诉人也表示若二审维持原判,就去北京上访。庭审结束后,李岩并没有简单下判,而是一次又一次的和被上诉人谈心,开始,被上诉人态度冷漠,李岩甚至吃了闭门羹,但他并不在意,有一天,李岩在与他通话时,得知被上诉人生病了,但家人却都不闻不问的情况后,便自己花钱为被上诉人买了药品和水果,亲自送到他手上,语重心长的劝说道:这个时候,还是有家人在身边好吧!被上诉人眼角湿润了,哽咽地说道:李法官,谢谢您,我都听您的。有了被上诉人的这句话,李岩放心了,他又一次一次的找三位上诉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终于始三位上诉人回心转意,愿意撤诉,也始分崩离析的一家人重新团聚。李岩常说:一个案件快结容易,但是案件办完后,人民满意不满意才是衡量我们工作的最高标准。多年的审判实践,使李岩越来越强烈地感到人民法官作为公正司法的具体实践者,对维护国家法制的尊严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和使命。他每审结一件行政案件都在思考从中反映了何种社会问题,是不是能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行政机关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然后向行政机关提出指导性见意,并为行政机关的日常工作中提供法律帮助,使一些行政机关在工作中少走弯路,得了许多行政机关的一致好评。
他坚持原则、公道正派、秉公办案,赢得了无数当事人的称赞。他执著坚定的是一个人民法官的职业道德,忠诚维护的是法律的神圣与尊严,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对党旗的誓言。
刘紫娟,是我们行政庭的一名女法官,当年她出于对审判事业的满腔热情,毅然放弃了在郑州大学工作的机会,投身到平凡的审判岗位上,一干就是十年。她既是一名法官,同时还是两岁孩子的母亲,她的爱人常年在外地工作,无法帮她分担家务,照顾孩子,但是,她从不喊苦喊累,仍然在行政审判的第一线努力拼搏。一次,我们合议案件直到晚上八点,紫娟的姐姐打来电话,生气的质问她,这么晚了,怎么还不回家,是不是把孩子都忘了?电话里,清楚的传来一个哭喊着的稚嫩的童音:妈妈,妈妈,我要妈妈……,这声音揪疼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紫娟的泪水也随着孩子的哭声缓缓滑落。紫娟常说,她从不后悔当初的选择,能用自己的青春与汗水捍卫法律的尊严,能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守护人民的利益,是此生矢志不渝的追求!
在我身边,这样的党员还有很多,这样的法官还有很多,这些人也许直到退休,也只是一名最普通的法官。没有显赫的职位,没有耀眼的名望,没有惊天动地的创举,也没有催人泪下的事迹,但他们勤奋、朴实、兢兢业业而不追名逐利,在公正审判中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在默默无闻中见证着共和国法制的风雨。
让我们用繁荣与富强留下中华民族前进的足迹,让我们用奉献与忠诚填写人民法官奋进的履历,鲜红的旗帜是我们的骄傲,神圣的称号是我们的自豪,让我们用最动听的声音,唱响这首嘹亮的七月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