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出生在新中国的我,或许无法真实地感受到革命前辈抛头颅、洒热血的赤诚,也无法真切地体会到解放前后新旧中国那鲜明的对比。但这丝毫不影响我对党的憧憬和向往。记得刚懂事时,泛黄的小人书,经典的黑白电影是童年的深刻记忆,在记忆里,党的英勇形象和事迹显得那样清晰。成长的日子,从小学到高中,从高中到大学,党的教育和关怀无时无刻不在。工作以后我渐渐的体会到,和平时代,不可能每个人都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只要我们立足本职岗位,时刻牢记党的宗旨,每走一步路,每做一件事,都高标准、严要求、扎扎实实、任劳任怨,同样是对党忠诚最好的诠释。
战争年代,英雄辈出;和平年代,同样不乏英雄。事实上,英雄就在我们身边。法官,共和国的卫士,一个神圣而庄严的职业。从进入法院,穿上制服那一刻起,就无时无刻不被身边一个个活生生的例子感动着,他们长年默默无闻耕耘在中院审判战线上,他们牢记宗旨,勤奋学习,恪尽职守,把青春抛洒,把无悔深藏•••他们就是我院办公室同志们的写照。每当我走进九楼院办的几间办公室,总能看到同事们或是在办公桌前聚精会神地打字,或是在仔细的编辑着要发往上级机关的信息,又或是在四楼文印室和九楼办公室间不停地忙碌着、奔跑着•••有人说,业务庭忙要加班。你们可曾知道,我们院长办的同志们平均三分之二的周末时光都是在单位加班度过的;你们可曾知道,我们的吴小锋主任为了让送报的信息精益求精,为了让院里的报告务实高效,面对电脑熬过了多少个通宵;你们可曾知道,我们档案科的同志们为了让我院的档案工作更加严格规整,一天天一本本一页页的修订装册,忙起来吃不上饭是常有的事;你们可曾知道我们的路阳科长、润璐同志为了完成督办案件,一次次的奔波在人大政协委员之间,亲自登门拜访,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就这样用真诚打动每一位代表委员•••太多的辛苦终于换来了各方的认可,2009年郑州中院信息工作在全省法院系统排名第一,今年人大政协两会上我院的报告得到代表委员们的高度认可,高票获得通过。
办公室工作严谨、细致、紧张、劳累,可以用“小”、“碎”、“苦”三个字来概括。三尺见方的办公桌是我们战斗的舞台,上传下达、情况反馈、文件起草,这些都是很普通很渺小的工作;调查研究、检查统计、协调沟通,日复一日,有时又是那样的琐碎枯燥;写不完的材料、做不完的杂事,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夜深人静,可能别人早已进入梦乡,可我们还在冥思苦想,出思路、想题目、写文章。但我们深知只有做好这一件件小事、琐事、苦事,才能为全院工作的正常开展、为领导的正确决策提供详实的依据,这就是对党忠诚的诠释,这就是对党最大的忠诚。
有一位老党员曾对我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的一生要递交三份答卷,一份交给社会,让群众认为你是他们的榜样;一份交给自己,当你回首往事时,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而是因为你的奉献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安康而感到无比自豪和骄傲;还有一份交给党,让党旗因为有了你的存在而增光添彩!这就是我身边一个个活生生的共产党员,一个个虽不是楷模但却让我为之动容为之感动的英雄!
此时此刻我的心情除了有些激动之外还有一些忐忑,因为自己是一名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党员,没有轰轰烈烈的业绩,而身边的许多老党员爱岗敬业,有的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中院的审判事业,与他们相比我做的还远远不够,作为跨世纪的我们这一代年轻党员、法院干警也将沿着他们的足迹,让生命与责任,与奉献,与使命同行,用自己无悔的奉献为我院添砖加瓦,让庄严的国徽更加耀眼,让飘动的红旗更加炫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