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二七区人民法院在各种案件不断增多、案件处理难度加大的复杂背景下,积极围绕“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主题,围绕廉政建设做文章,不断提高审判质量,加大创新力度,坚持一心为民,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为辖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了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不断加强队伍建设、不断创新司法服务方法就是为了更好地为大局服务,更好地为人民司法!”二七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靳凤英如是说。
廉政先行 锻造让人民信得过的司法队伍
二七区法院党组一班人坚持把“廉政才是最大的公正”这样一种理念贯穿于工作中,并一步一步取得了不同凡响的成功。靳凤英院长常说要“跳出法院讲廉政、直面问题谈廉政”,她始终把建设好班子作为自己的首要职责,狠抓法官的职业道德教育,整顿法官队伍的纪律作风,培养出了一大批自觉廉政勤政的先进法官模范。二七法院注重廉政文化的整体建设,打造出“知识竞赛”这个“名片”。该院每年进行知识竞赛,竞赛题目以法律和廉政知识为主,参赛人员在比赛当日以抽签形式确定,因为每个人都有可能是参赛选手,所以每个人都必需认真准备。这种形式既起到了书面考试起到的督促学习、检验学习成果的作用,还具备了书面考试不具备的灵活性与趣味性,效果显著、深受欢迎。为加大监督,该院推行廉政监督卡制度,案件立案后,廉政监督卡跟随案件到审判和执行工作的所有环节,每一环节都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以监督促公开、公正,赢得群众好评。二七法院加大明察暗访和例行检查力度,开展“非工作时间督查”,将监督的触角伸向八小时以外,使干警无论“业内业外”始终绷紧“廉政弦”。春节、中秋等节日前夕,向干警家属发送家庭助廉倡议书,发动干警给家属,家属给干警写一封廉政家书,把廉政文化建设活动从八小时以内向八小时以外延伸,二七法院正是以这种积极有益廉政文化活动,锻造出一支人民信得过的司法队伍。
质量保证 向人民群众交出公正的“答卷”
靳凤英同志说:质量是审判工作的生命,更是检验法院工作成效的试金石。院长有责任抓好案件质量,而且要担当所有案件质量总把关人。
2006年初,二七区人民法院便制定、完善了一系列的案件质量管理的规则,出台了《关于案件质量内部综合监测的具体评分标准》、《关于建立发回重审、改判案件监督管理机制的规定》等制度,对所有的案件进行质量跟踪评查。在庭审质量、程序合法性、庭审记录质量、卷宗质量等方面作出评定,把工作中失误和问题尽量消除在萌芽状态。推行质量讲评制度,对人、对案、对事“三对照”,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并把案件质量优劣记入法官业绩档案。实行“立体监督”模式,在立案环节最大限度地把“问题案件”屏蔽出局,从源头上保证立案质量;在审理环节,对于庭审监督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主审法官,要求其以补正、限期重新开庭等方式及时整改;在案件审理结束后、裁判文书发给当事人之前,针对上级领导部门批转的、当事人反映强烈的、新闻媒体曝光的案件,由审监庭对案件进行评查。动态监控上诉案件,降低发回改判率。为了控制上诉率和加强上诉案件管理,该院出台了对当事人提起上诉案件的监控措施,尽力将“问题案件”发现在苗头,纠正在一审。成立案件专家咨询组,本院所有上诉案件一律先交审监庭进行先行评查。从2006年开始,二七法院在全市案件质量评查中,每次综合得分均名列前茅。近日又出台了《关于加强审限管理的规定》,建立起了完善的超限提醒、超限督办和超限通报制度。
由于一把手亲自抓案件质量,在评查工作中不走过场,敢动真格,有效促进了案件质量不断提高,得到省、市法院领导的重视和肯定。张立勇院长对二七法院的案件质量评查工作作出重要批示。2009年7月底,全省法院审判监督工作会议在二七法院开现场会,对该院的案件质量评查工作经验在全省法院系统进行宣传和推广。今年,省法院将二七院推荐为全省法院系统唯一的一个案件评查工作先进单位,并参加了全国案件质量评查理论研讨会。
坚持创新 开创法院工作新局面
事业发展唯有创新。二七区法院在队伍建设上积极创新,在审判管理上勇于探索,采取了一系列符合法院工作规律独具特色的开创性改革措施,促进了“公正与效率”目标的实现。
2007年以来,二七法院积极探索未成年人审判改革,与共青团郑州市委共同在二七法院设立了少年犯心理咨询室,由专业心理咨询师对未成年被告人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和矫治,彰显对未成年人的人文关怀,提高了教育改造效果。该做法得到了省市法院的肯定,新华网、人民网、人民法院报、河南日报等二十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为建立当事人有序诉讼制度,二七区法院在全省法院系统率先成立审判信访管理办公室,履行催办、接受证据材料等诉讼引导和来信来访办理等服务职能,为当事人诉讼创造良好的条件。
2008年以来,积极响应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在院院机关设立诉讼调解中心,在侯寨法庭、马寨法庭分别设立人民调解室,对一些重大、疑难、复杂的非诉民事纠纷,由专职指导员及时给予法律指导,实现了司法调解与人民调解的“无缝衔接”,通过调解工作的加强,减少了当事人之间的对抗,各类可调解案件的调解率达到了80%以上。
为充分发挥审判服务职能,二七法院每年都开展为企业法律服务活动,靳凤英院长总会亲率领班子成员到各个乡镇、机关、企业走访征求意见,并发挥审判工作优势,为他们提供有力的法律服务。二七法院为断拓宽司法服务领域,积极开展巡回审判和假日法庭活动,走访重点工程、大型企业,开展法律跟踪服务,提高辖区企业依法经营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此举被区委朱是西书记批示:“很好,提出表扬,请法院发扬光大”。二七区委对该院院服务区委中心工作予以充分肯定,并下发专门文件进行了通报表彰,二七法院的工作报告年年以高票通过。
爱心治院 将法律之爱撒向人间
维护公平匡扶正义体现了法律之爱,人民法院就是要把这种大爱发扬光大。治理好一个法院,仅有严格依法办事是不够的,要有一颗满腔热情的爱心去奉献和服务。
靳凤英院长经常与干警谈心,让大家明白一个普通的道理,检验一个法官是否忠实于人民,关键是看他是否能为人民群众办实事。通过积极与区财政部门协调完善司法救助制度,进一步扩大和细化司法救助的适用范围和对象,最大限度地保障经济上确有困难的当事人都能打得起官司,2006年以来来,共缓、减、免诉讼费累计200余万元。
在处理涉诉信访工作上,二七法院采取三条有力措施。一是坚持“有信访必有接待,有接待必有答复”原则,严格信访结果反馈责任,实行有错必纠,无错要耐心解释消除误解和误会,注重问题的最终处理,有效遏制了重访多访。二是推行关爱信访人的“春风信访活动”,把信访人当亲人,从法律上、生活上关照他们,寓情于法,寓理于法,把定纷止争和案结事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积极营造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和谐信访环境,提高了停访息诉率。三是从立案环节防范执行难和信访案件。实行诉讼风险告知制度,与当事人签订执行风险责任书,防止当事人把经营和交易的社会风险转化为法院的执行风险。该制度实施以来,二七法院的民事案件调解率和撤诉率明显上升,也有效的遏制了新的执行难信访案件的产生。
从政治上关心干警,从生活上爱护干警,是二七法院爱心治院的另一特色。2007年开始,通过竞争演讲、群众测评、党组研究、组织任命等程序,一批政治坚定、业务精通、纪律严明、作风优良、品格高尚的优秀法官走上中层领导岗位。几年来解决了50多人职级待遇问题,“从优待警”政策得到了充分体现。通过能者上、庸者下竞争机制的建立,盘活了队伍,优化了管理,极大地调动了干警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法院工作的发展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在区人大举行的“人民满意的公仆单位”评比中,连续三年名列前茅。
剑胆琴心,一个脚印一支歌;
法刚柔情,只为耕耘不问收。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立勇日前专门批示:我们基层十分需要象靳凤英同志这样对工作兢兢业业,认真负责的法院院长……要求省高院政治部总结并推广她的工作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