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公心修正气 爱岗养情怀

记郑州市上街区人民法院法官闫振东

  发布时间:2010-05-06 16:15:42



     公正执法方能树形象,公心处事方能修正气。在郑州市上街区人民法院有这样一位年轻的老法官,他先后办理过民事、行政等各个不同部门的案件,带领执行干警冲在工作第一线,先后多次荣立“个人二等功”,“个人三等功”,多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在政法委组织的政法干警先进事迹报告会上,其代表法院系统在辖区内做了大型演讲报告会,赢得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闫振东在工作中,就象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遇到复杂疑难案件,不管是哪个庭室的,需要他去办理,从来没有进行推诿过,许多发回重审、疑难复杂的案件都是指定他去主审。闫振东说“交待给我疑难案件去办理,是对我个人业务素质的信任,所以在处理这些案件的过程中,我要以公心处之,以正气处之”。上街区影剧院诉吴某、程某租赁协议一案,案件经过两次上诉均发回重审,双方当事人都多次到信访部门反映情况。区长接待日那天,上街区影剧院退休职工在信访局老泪纵横,整个接待大厅被围得水泄不通。案件交给他以后,认真分析了当事人之间的矛盾,并对双方耐心疏导,主动联系上街区影剧院的上级主管单位,多次参加影剧院的职工大会,并利用节假日与该单位职工进行心理沟通,最终该案件双方都听从法院建议,达成了调解协议。一个长期上访,并影响地方经济稳定的案件,最终以双方握手言和而告终。案件的处理中包含有许多技巧与道理。在与当事人接触的过程中,法官身上所带有的一股浩然正气能够打动人,而这股正气的来源就是公正无私的心理。他正是以股正气来打动当事人,每年都调解大批疑难案件。

    2009年冬季的一个晚上,他正在单位审阅卷宗,突然感到肚子一阵阵的疼痛,赶到医院检查是得了肠胃炎,并伴有高烧症状,医生要求当时就要输水。护士刚把针扎上,这时候一个案件的当事人打电话发现被执行人王某的踪迹,接到电话后,他立即振奋精神,因为该案件的被执行人王某在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致使申请人的权益长期得不到实现,申请人家属无数次到法院催促执行,案件一直没有进展。如果不利用夜间其回家探亲的机会,以后就很难再找到被执行人。身体的不适在拖累着他,但是与家里卧床不起的申请人相比,这又算得了什么。想到这,他当时就要求护士拔掉针头,护士气愤的说“你不要命了,你是病人,需要静养”。焦急的心情容不得他与护士争辩,自己拔掉针头,召集执行干警,立即驱车赶往被执行人家中,将王某拘传到法院。经过强烈的思想攻势和法律教育,最终王某一次性赔偿了申请人的损失。处理完案件已是凌晨两点,歇下那口气,长时间的脱水,让他感觉眼前一黑,倒在了地上。最终几个同事将他搀扶到医院,继续输水。到了医院,等他清醒过来,医生不停的埋怨“你现在身体非常虚弱,就是铁人,也该歇歇了”。躺在病床上的闫法官,淡然一笑,因为他感觉自己不仅是在工作,而是在维护法律的尊严。

    为了便于工作,他把手机号码向所有案件当事人公布,并保证二十四小时畅通,一有情况,立即召集执行干警出动。在执行一个案件的时候,被执行人情绪激烈,拿起家中的水果刀,对准自己的手腕,如果强制执行其财产,被执行人扬言就要当场自残。面对突入其来的情况,大家都愣在那了,情急之中,他向一名干警使了个眼色,他们两个同时冲上去抓住了其手腕,在阻挡过程中,被执行人的刀子没有伤到自己,却戳在了我们法官的手上。当时鲜血直流,顾不上伤口,执行干警齐心协力给被执行人戴上了手铐,将其依法予以拘留。回到家中,父母和妻子看到他手上的伤,难过的流下了泪水。

    在他平均每年执结一百余起案件之余,他在思考工作的乐趣在哪里,能够唯一找到兴奋点的地方就是真心为民的成功感。在家没事时候,他最爱做的事情就是整理荣誉证书,厚厚的一摞子,省市的表彰接踵而来,这些荣誉正是对他工作的肯定。法官的杰出代表宋鱼水说过“快乐的源泉不是荣誉,更重要的是人民群众的信任,荣誉或许会枯竭,信任才是无言的丰碑”。选择法官这个职业,选择的是信仰,而他能够一直工作下去的精神支柱就是信仰。正确的人生价值判断标准,正在督促着一批又一批法官们贯彻着执法为民的司法理念,而他正在平凡的岗位上,为自己选择的信仰书写着年轻绚丽的篇章。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