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是劳动者的节日,而这里所指的劳动者应当是体力与脑力劳动者的统称,大众与媒体的视角更多的投入到了体力劳动者的身上。与辛苦劳作的农民与工人相比,脑力劳动者因社会分工的不同,职业生存状况显得更为乐观。基层人民法院作为国家的司法裁判机关,担负着化解社会矛盾的职能,为了更好地为劳动者提供司法服务,“五一”期间加班已成为普遍现象。为更好地为一线法官们提供精神支持,至此劳动节之际,关注一下基层法院内需要加班的部门,向辛苦工作在一线的法官们表示致敬。
部门一:立案庭
随着民主法治进程的推进与法院便民措施的改善,为践行“人民法官为人民”的工作主题,立案庭不断完善立案措施,实行电话立案、预约立案、上门立案等各项举措,这些措施真正实现,需要立案庭的法官根据群众的需求适时调休。而人民群众对司法的需求随时都会发生,五一假期中,家庭纠纷及交通事故纠纷的发生最为常见,也有个别因诉前财产保全而加班的现象,因财产保全的时效性,如果不立即进行工作,就会损害到申请人合法权益的维护。
部门二:民事审判庭
民事审判庭受理着大量的案件,案件大多关乎民生,审判的质量与效率直接影响着人民法院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由于基层法院近年来案多人少的矛盾日益突出,民事审判庭的法官都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加班调解或披星戴月书写法律文书,已经成为每个民事审判法官的工作习惯之一。节假日期间,在休闲之余,脑子里仍摆脱不了工作的压力,来到单位宁静的坐下,理一理案件思路,集 中精力书写一篇判决书,是许多民事审判法官五一期间的生活内容之一。
部门三:执行局
裁判文书生效后,当事人的自动履行率往往较低,许多案件需要法院予以执行。近年来,大量的执行案件拥挤到法院,这与诸多社会因素有关,也不乏有“老赖”躲避法律执行的情况出现。一些基层法院执行“110”建立后,有些“老赖”趁节假日期间回家探亲,申请人发现后,就立即拨打电话。对于法院执行部门,举报就是命令,无论时间与地点,必须以最快的速度赶去,采取果断的执行措施。与正常工作日相比,拨打执行举报电话的数量有所增加。
部门四:研究室
研究室担负着政策研究与法律调研工作,此部门工作看似轻松,由于基层法院人员有限,更多的优秀资源往往向一线倾斜,客观上造成研究室人员缺乏,工作压力较大。政策研究是一项长期与持续的工作,节假日期间,阅读相关规定与文集就成为必不可少的生活内容。个别调研任务突然来临时候,从白天到晚上,高度集中精力的工作已经让研究室的人员忘记了节假日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