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奉献在山区

  发布时间:2010-04-27 14:51:05


    荥阳市人民法院崔庙中心人民法庭是荥阳法院下辖的六个派出法庭之一,所辖三个乡镇、四十三个行政村均为山区,工作环境极为艰苦。但全庭干警都能心系百姓不言苦,诚心公心保公正。

    2009年秋审理一起侵权案件中,审判员马涛带领书记员,多次寻找被告,被告都不在家,一个雨夜,原告电话告知审判员马涛被告在家中。马涛不顾雨夜天黑驱车前往,半道由于道路损坏,徒步四、五里地到被告家中送达了手续。

    审判员孙先兴工作中释明法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审理李某诉某矿主张某追索劳动报酬一案。李某的儿子生前与张某签订劳务协议,工资还未结算却因交通事故意外死亡,李某以继承人的身份要求张某支付劳务费,张某对李某的起诉难以理解,称和其签协议的又不是李某,李某凭什么告自己,抵触情绪较大。孙先兴认识到,张某不是有意赖账,可能是对法律不了解。因此,他亲自到张某矿上,和张某拉家常,再拉近与张某的距离后,从《继承法》的继承人讲起,又讲了《合同法》合同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以及《民法通则》中对民事责任的有关规定。张某听后面带愧意,说自己文化水平不高,不懂法,是孙法官给他上了一堂法律课。两天后原告李某到法庭撤诉,称劳务费张某已经结清。

    庭长吴永青是一个从事民事审判二十多年、扎根基层法庭十一年的法官,工作中总结出的调解三步曲:第一步,抓住当事人的心理。现在到法院打官司的与二十年前的不一样,二十年前打官司的听法院的,而现在不是听法院而是听自己的。所以第一步抓住原、被告的心理和期望值。第二步,要取信于当事人,只有当事人信任你法官,才能接受调解。第三步,拿出合理科学的调解方案。在调解高某诉李某婚约财产纠纷案中,首先抓住高某因未能与李某结成婚而有怨言的心理和李某明知彩礼按理应退还,但与高某恋爱一场,全额退还彩礼又不甘心的心理。提出了一个彩礼退还的折中方案,案件得以调解结案。

    还有审理刘某诉杨某离婚案件时,刘某是少数民族,杨某为汉族,离婚的主要原因是双方民族风俗习惯不同。审理中,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贯穿案件审理中,案件当事人互谅互让,纠纷得到圆满解决。

一分辛劳,一分收获。崔庙法庭在庭长吴永青的带领下,默默奉献、踏实工作,取得骄人的成绩。

    法庭2008年度、2009年度调解率分别达80%和85%。

    截止2010年4月10日,案件调解率为100%。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