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网评法院见司法真情

  发布时间:2010-04-22 08:56:26


    网络被认为是民意征集和沟通的最佳途径。河南法院借助互联网搭建的民意沟通平台,通过“网评法院”栏目反映最普遍的民意,体现最真实的声音,无疑是法院工作的亮点之一。

    可以说,网友对法院工作的关注和希望,是人民法官努力的方向和目标;网友对法院工作的质疑和批评,是人民法院改进工作的动力和源泉。

    当前,人民法院正深入学习“公正、廉洁、为民”的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结合当前开展的学习教育活动,切实转化学习成果,加强公正廉洁司法,杜绝司法腐败,提高司法效率,增进司法的公开和透明,有利于打造一种“公开、高效、清廉、文明、为民”的司法氛围。

    增进司法公开,让公众更有效地监督法院。主动接受人民监督是人民法院的光荣传统。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在今年的工作报告中指出,要“自觉接受监督,促进司法公正。进一步增强接受监督的意识,始终把接受监督作为正确履行职责、实现司法公正的有力保障”。把审判权置于阳光下运行,让公众更有效、更方便、更全面的监督司法,可以有效预防司法腐败,可以有效提升司法的公信力。

    加强队伍建设,坚持公正廉洁司法。司法被公认为守护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清廉是群众对法官的最低要求,也是法官从业的底线。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在今年的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始终把队伍建设作为人民法院工作的关键来抓,深入开展‘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把加强司法廉政建设作为重中之重,不断提高人民法院队伍整体素质”。加强队伍建设,坚持廉洁司法,不仅是网友对人民法院的期待,也是最高法院对各级法院的基本要求。

    提高司法效率,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迟到的正义等于非正义。当前,一些法院诉讼拖延、效率低下,增加了当事人的诉累,使法律的威信大打折扣。提高司法效率,满足群众期待,是当前人民法院迫切需要强化和完善的地方。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在今年的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完善简易案件速裁机制,提高审判效率。推广巡回审判,减轻当事人的奔波劳苦”。为此,各级法院要创新审理形式,坚持繁简分流,广开便民、利民措施,切实提高司法效率,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新期待。

    群众的期待是法官努力的方向,群众的认可是法官最大的荣耀。通过网评法院这样一个制度,体现了人民法院司法为民的真情。在“两会”期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对陈燕萍“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认可的法官,是最棒的法官”的称赞,无疑为我们广大法官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