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郑水泉:为民铺就和谐路 ——河南省郑州高新区人民法院院长 郑水泉

  发布时间:2010-04-15 12:55:17



    执行难是法院普遍遇到的难题。在化解执行难的过程中,作为一名基层法院的院长,努力做到“关心执行工作、关注执行难案、关爱执行干警”,亲自参与疑难案件的办理,有利于促成“公正、为民、文明、高效、廉洁” 的执行氛围。

    2006年,我亲自参与了一起邻里纠纷案件的执行,为老百姓铺就了一条和谐之路。李某等六户村民与秦某等九户村民均系郑州高新区石佛办事处某村前后排邻居,李某等六户村民的房屋在前,秦某等九户村民的房屋在后,由于各村民先后对房屋翻建,翻建时后排的住户都将房屋地基抬高,为方便出行,他们便将门前路基垫高。由于排水设施不畅,每逢下雨天,前排住户的房子就出现潮湿、渗水情况。为此,原本和睦相处的前后排邻居成了仇人。

在多次协商无果的情况下,前排六户村民便将后排九户村民告到了法院,要求铲平路基,将道路恢复原状。郑州高新区法院作出判决,责令后排九户村民将道路恢复原状。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法官犯了难,如机械地铲平道路,后排住户不满意,如不铲平道路案件就无法执行,执行一时陷入僵局,案件拖了一年多没有进展,申请执行人意见很大。

我了解该批案件情况后,要求案件的执行要有利生产、方便群众生活,并积极地与当地高新区管委会、石佛办事处领导沟通,寻求有关部门的支持,还多次到现场做双方当事人的思想工作。

    2006年8月,通过多方协调,最终达成一致意见,由管委会、办事处、法院、当事人各出一部分款项,为双方当事人修一条路面平坦、排水顺畅、出行方便的道路,彻底解决双方纠纷,双方当事人对法院诚心为群众办实事的行动非常感激。目前,道路早已修好,前后排十几户邻居又和好如初。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