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办法规定干部受到调离岗位处理的,一年内不得提拔;引咎辞职和受到责令辞职、免职处理的,两年内不得提拔;受到降职处理的,两年内不得提拔。
其实,被免职的官员和我们玩“躲猫猫”的游戏不是一次两次了,主管安全生产的原山西省副省长张建民由于山西襄汾“溃坝”事件于2008年9月被免职,时隔一年,2010年3月,张建民却奇迹般地在青海政坛“复活”,获任青海省副省长。类似的事情一经曝光,大众先是感到惊讶、继而愤怒,大家不禁发出这样的疑问,这么短的时间就又走马上任,被免职的官员是否对曾经的错误做出冷静的思考和总结?带着历史的欠账,这些“带病官员”能否造福一方百姓?
对免职官员“躲猫猫”说不,表现了党中央对纠正用人不正之风的坚定决心。“会干的不如会说的,会说的不如会跑的”,长期以来,对于干部录用提拔这一敏感话题老百姓的意见很大,这些诙谐的顺口溜背后折射出的是人民群众对官场潜规则的痛恨。这次,党中央要对这些疏离党群关系的“毒瘤”宣战了,就从免职官员“躲猫猫”现象开刀。
对免职官员“躲猫猫”说不,表现了党中央对人民负责任的执政理念。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是我党的执政理念,其实这三点的要义归根结底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疑,免职官员“躲猫猫”的不良官场现象,就像为人民服务这首主旋律里极其不和谐的音符,必须给予当头棒喝!
对免职官员“躲猫猫”说不,体现了党中央对党员干部的关心爱护。不让免职官员“躲猫猫”,并不代表着这些“问题官员”政治生命的终结。人无完人,谁都有犯错的时候,党员干部也不例外,犯了错,对他们处分并不是根本目的,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处分,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效果。对于这样的干部,我们不是一棒子打死,只要他们“病”好了,过了一至两年的“恢复期”,还是可以为人民服务的,带着“带罪立功”的心理,也许能够做出更好的成绩,这是党中央对党员干部的爱护,更是一种期待。
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次对免职官员“躲猫猫”只是一个开始,也是一个有力的信号,我们的党要向各种用人不正之风“亮剑”了。当然,好的规定,贵在落实,我们期待着更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