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春 晓

  发布时间:2010-03-30 15:37:40


    刚写下这个题目,我的脑际自然而然就浮现了那首有名的唐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居住在这城市的中央,要想在这春的晨晓“处处闻啼鸟”可实在有些不易——听到不断的汽车喇叭声倒是容易得很,即使是在半夜三更,也会时不时地传来一两声尖利的汽车鸣笛声,将我从睡梦中惊醒。可是今晨,我早早醒来,却不是被汽车鸣笛声所惊醒的,而是被楼下一阵阵嘹亮的“喔喔喔”的公鸡打鸣声给唤醒的。

这实在让我有些意外。可我不但没有怪它,更没有因为它吵醒了我的好觉而感到不快,反而内心之中充满了一股惊喜,就像在见到久违了的童年挚友之前,还没有亲眼所见,只是耳边已经听到了他的声音,心中就不自禁地狂喜起来那样。

这声音,听起来可真是亲切、舒服啊!

我的思绪不禁又一次飞了起来,伴着那清脆嘹亮的公鸡打鸣声,越过马路,越过高楼,越过那条美丽的江河,向江的上游飞去,又飞回了那个叫做“洪家塘”的小小的村落……

我出生在那里,我的童年、少年乃至青年时期也是在那里度过的。小时候对于自己的村子为什么叫作这个名字,有自己独到的解释:那是因为村子里的人们几乎全都是姓洪的,而在村子的西面,就在老学校旁边,有一个大大的池塘,所以这个村子也就叫作“洪家塘”了。

印象中最深刻的童年的事,莫过于每年春天的时候,总有人挑着一担大大的箩筐来到村里的大操场上,那箩筐大得有点出奇,足足有一个养蚕的匾那么大,一层一层的,里面挤满了一身金黄活泼可爱的鸡雏儿。放下挑子,那个男人就扯开了嗓门开始叫卖:“卖——小鸡儿”。那个“卖”字必定是拖足了长音,显得十分洪亮而字正腔圆,而“小鸡”两个字则是极其短促而又迅速低下去了,至于那个“儿”音,听起来就像是嘴里忽然塞进了一粒糖,有些含糊不清了。

卖鸡的刚放下挑子,周围立刻就围满了小孩,还有一些妇女也急匆匆地向这里赶来。我家就在操场边上,近水的楼台自然就先得到月,还没等人围满,母亲就挑好了十几个鸡雏,让我放在一个篮子里拎着回家了。

不到2个月,那些鸡雏们就已经个个是青春靓丽了,尤其是那只大公鸡,更是披着一身斑斓的色彩,简直要晃花了我的眼睛。而它除了每天“鹤”立鸡群,追这个赶那个之外,就是在每天天刚蒙蒙亮,就扯开了嗓门“喔喔喔”地叫喊着,歌唱着……一遍又一遍,不知疲倦。

我每天就是迎着这样嘹亮的歌声,睁开朦胧的睡眼,穿衣,起床,上学……

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耳边再也听不到这种声音了,总感到生活中似乎少了点什么,仔细想想,又不知道到底是什么。直到今天,我才恍然大悟,正是这美妙动听的公鸡鸣声,将我的心灵又一次唤回到了童年……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