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下午,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罗殿龙院长做客中国法院网。罗殿龙在回答网友的提问时谈到,希望法院系统的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员带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去工作。(3月6日中国法院网)
细心的网友可能会观察到,去年也是这个时候,,也是这个两会访谈的栏目,也是这位罗院长,谈到成为合格、优秀的法官应该具备的素质时也强调了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其实,事业心和责任感是职业道德问题,是法官政治生命的灵魂。古罗马哲学家卢克莱修说:“灵魂不能离开人的身体。人的身体可以说是灵魂的栖身之所。”宗教认为,一旦灵魂离开躯体,人就会死亡。我们把职业道德比作是法官政治生命的灵魂,是十分贴切的。一个法官在职业道德的阵地上失守,他的灵魂就会离开躯体,政治生命就终结了。
法官的职业道德问题非常关键,关乎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兴衰成败。曾子曾言: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固有其人,然后有法;由其法,尤贵有人。一个理想社会仅仅有好的法律制度是不行的,要想成就有法必依的良好秩序离不开人的作用。要将司法公正、社会和谐从理想变为现实,必然需要一支优秀的法官队伍,而训练这支队伍,首当其冲的就是法官职业道德课程,试想我们的法官要是只谙于法律技能,成了操作法律的机器,那充其量只能称之为“法匠”,要是这些法匠的职业道德再出了问题,那就成了可怕的玩法弄权者,由此看来,在法官的政治生命里,职业道德要重于他的法律技能,难怪精妙的的中国文化在“德才兼备”一词中将“德”字放在“才”字前面。
做为公平正义化身的法官,一定要坚守自己政治生命的灵魂。打赢这场必须要坚守的阵地战,《法官法》《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这些条文性的规定只是最底线的要求。法官们一定要内化于心,要从政治信仰入手。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立勇说,一个人,只有有了坚定的信仰,人生才有根基,心灵才有家园,生活才有乐趣。作为一名人民法官,必须树立正确的信仰,法官的信仰就是“三个至上”,即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和宪法法律至上,只有忠诚于党的事业,专注于人民利益,对宪法法律常怀敬畏之心,才能真正从内心深处遵守法官职业道德。
“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坚决拥护宪法,永远忠于法律;依法履行法官职责,恪守法官职业道德;严肃执法,秉公办案;清正廉明,司法公正;为维护法制统一,捍卫法律尊严而努力奋斗。”这是新任法官的宣誓词,我想每每回想起庄严承诺的这一刻,每位法官一定是心潮澎湃的。永远谨记和享受这种荣誉感吧,并用你一生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成就这一高尚的事业,因为这是你职业生命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