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扎根基层的优秀楷模

  发布时间:2010-02-22 09:52:10


    被誉为“真情为百姓、公正建和谐”的基层好法官陈燕萍,扎根基层14年,审理案件3000多起,无一错案,无一投诉,无一引发上访。在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陈燕萍用她甘于平凡、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人格魅力温暖着身边的父老乡亲,激励着与她一样坚守基层的法官群体。

    作为基层法庭的一名法官,陈燕萍扎根基层,不畏艰苦。她说“扎根基层为当事人排忧解难,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说到做到,这是陈燕萍的处事风格,而且这一干就是14年!她把青春最美好的时光都奉献给了人民司法事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人民法官的庄严使命,用自己的优异成绩谱写了一曲当代人民法官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壮丽之歌!

    作为基层法庭的一名法官,陈燕萍爱民真切,不沾虚名。她自己常言——“法官不是官”,“能够为老百姓排忧解难,虽然比较辛苦,但我感觉很欣慰!”在陈燕萍的事迹中,我们看到很多事迹都与老百姓是分不开。这都是因为,她爱民真切,她不沾虚名。她把自己也当做一名普普通通的老百姓,真正融入到老百姓的生活当中,全身心的处理与老百姓相关的事,数十年如一日。王胜俊院长对她甘当平民法官,坚持群众路线,坚持能动司法,模范履行人民法官的职责的行为给予了高度评价。

    作为基层法庭的一名法官,陈燕萍忘我工作,不计得失。从进入法院的第一天起,她就一心扑在工作上,把自己的工作看的比家庭、比亲情更重要。她说,“我最大的愧疚:一是父亲病重八个月,我没有能尽女儿的孝道孝心服侍一天;二是对女儿的学习成长关心太少。”十四年来,她爱岗敬业忘我工作,成功审理了3000多起案件,保持了“无一错案,无一投诉,无一上访”的佳绩。王胜俊院长评价道,“陈燕萍同志的先进事迹充分彰显了人民司法的人民性,坚持‘人民法官为人民’的生动教材,是人民法院的宝贵精神财富。”

    基层苦、基层累、基层难。而只有置身其间,也才能感受的最为真实。人民法庭处于人民司法的最前沿,处于与各种矛盾纠纷交锋的第一线。虽然它没有大案要案,虽然它只是家长里短。对很多老百姓而言,可能他们一辈子只打一场官司。但就因为这一场官司,他们确立了法律信仰,信任了司法权威。所以,基层司法工作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其他地方。也正是因为有像陈燕萍这样的一批扎根基层、一心为民、忘我工作、不畏艰苦的优秀人民法官,人民群众的法律需求才不断得到满意,我国的法治水平才不断得以提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