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8:45,被告的代理人即中牟县某公司的总经理和办公室主任准时出现在法庭,但是两人显得有点不高兴。原来之前,陈丽娟庭长为了能顺利调解案件,曾和这个公司的代理人电话沟通过,当时代理人就有不满的情绪:“你们上次带着原告律师来冻结我们公司的帐户,现在我要求延期开庭。”陈丽娟庭长耐心地解释说:“我们绝对不可能带律师来,那位是带路的电梯分公司工作人员。你不要误解,要相信法律是公正的。”并告知他开庭要准时到庭,否则会丧失相应的权利。代理人疑惑地挂了电话,也没表态要来开庭。两位代理人虽然今天准时来来开庭了,但是看起来都气势汹汹的,看到陈庭长走进法庭,就大声说:“你们法院保全了我们四个帐户以及一套房屋。现在帐户中的钱款已经达到了保全金额。你们要给我们解冻。”陈庭长在仔细审查了被告递交的申请材料及银行的相关证明并与银行进行电话核实后,立即表示:“既然银行里的钱已经足额,那么其他保全措施我们法院可以报分管院长审批后,立即予以解除。”经这么一说后,被告的脸色稍微好看了一点,陈庭长就趁热打铁:“我马上制作解冻裁定,报领导审批。双方发生的交易金额,现在就剩下不到7万的尾款了,调解一下吧。”双方均表示同意。
在双方调解协商的当口,陈庭长三下五除二,制作好了裁定,让书记员立即报批,并打印盖章。很快,还透着热乎劲儿的解冻裁定,发到了原、被告手中,这时被告代理人办公室主任的脸上露出了笑容:“本来,我们二家关系很好,合作得一直很愉快。今儿法院这么快下了裁定,我还真没想到。这样吧,经理,这事我看还是调解吧”。经理点头同意。
可实际上调解过程一点也不顺利,许多细节上,双方都拧着不放,而且对协议的表述抠着字眼。陈庭长一直耐心地解释、做工作,说完这边,讲那边;还不停给双方冲茶续水。好不容易,达成了协议了。等签完协议,中饭的点早过了。
这时,被告代理人拉着陈庭长的手说:“我有四个没想到:一没想到陈法官态度真好,我们带着情绪来,把怨气撒在陈法官身上,陈法官没生气。二没想到陈法官当场制作了解冻裁定书,速度那么快,可以说是雷厉风行的速度。三没想到陈法官居然把这么复杂的案子,给调解了。而且为双方都考虑得很周到,真的做到双方的权利义务对等,一点也不偏向。四没想到陈法官还亲自为我们倒茶、续水,这在其他法院我们还没碰到过。”
原告代理人这时插话了:“陈法官早就是明星法官了,她的一言一行真的是代表着中牟法院的形象。她办案我们佩服。”
陈丽娟庭长听了他们的话,微微一笑:“案结事了,本身就是法院应该做的。只要案子能调解掉,我就开心了。其他赞扬的话就不必多说了。”
当目送双方离开法庭后,书记员王云丹由衷地感叹道:“庭长,你真牛哎。情绪对立这么严重的双方当事人,你居然‘搞定’了,而且他们现在那么友好、高兴地离开法庭,我也没想到。”
我哈哈大笑学起被告代理人的语气:“那岂不是第五个‘没想到’?”陈庭长了嘴巴一咧:“别说了,快干活吧。”刚说完话,只见一个老太婆拄着棍子闯了进来,哭哭啼啼地叫着要法官给她做主,管教管教她那不孝顺的儿子和媳妇,并从怀中摸出请人写好的诉讼状。陈丽娟庭长见状迎上去扶住老人,说道:“老人家,别急,先喝口水,有啥子事你慢慢说。”老太婆像溺水者见到了救星一样,抽抽噎噎的呜咽了很久才道出了事情的原委。
原来老太婆有两个儿子,老两口含辛茹苦地将两个儿子养大并分别为他们成了家。几年前老伴去世后,老太婆就在小儿子家住。由于年老多病和丧失了劳动能力,媳妇便开始嫌弃老人,不仅不管老人,甚至连饭也不做给老人吃。老人只得去大儿子家求助,希望能跟着大儿子家过,可大儿子和大儿媳妇都不同意。
老太婆没办法,多次去乡政府、派出所告状。派出所曾对小儿子和媳妇批评教育并作过处罚,可老人每去告一次状,回家便会受到儿子、媳妇变本加厉的虐待。
老太婆边说边掀起衣服要办案人员验伤。陈丽娟仔细地查看了伤情,耐心地询问了老人一些情况,并一一做了记录。见老人身无分文,还摸出钱来给老人做路费,并说过一两天就去她家里做调查,帮助教育教育她的儿子和媳妇,如果还是这样下去,等待他们的将是公正的判决。
老太婆在陈丽娟庭长的劝说和安慰下千恩万谢地离去。送走老太婆已经12点20分了,陈庭长看看手表到:“快12点半了,食堂还有饭,咱们快去吃饭,下午还有3个庭要开。”
下午2点15分,开的第一个庭是同事承办的一起案件,陈丽娟法院作为合议庭成员参加了庭审。完后,陈庭长自己承办的案件开庭了,原、被告双方本来就是好朋友,因一时矛盾对质法庭,庭上见了都有些不好意思。陈庭长看明白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就把两个人说得相互礼让了,该案当场就顺利调结。
看到下一个要开庭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的双方当事人都已经来了,陈丽娟便立即组织开庭。该案中,原、被告系本家亲戚,原告拿了借条来起诉,1万元的借款,被告对借款的事实倒是不否认,但是辩称钱已还过了,未向对方收回欠条。这样的案子,能调解是最好的了,然而,原告借条在手,竟一步都不肯让。看来只能判决了,看到被告哭哭啼啼的在庭审记录上签字。没有办法,陈丽娟庭长心里也清楚,如若被告提不出新的证据,这1万元只能由被告来承担了。
从审判庭出来已是5点钟,还有半小时就下班,陈丽娟庭长决定去20公里远的狼成岗送达应诉材料,因为明天要开的庭更多。陈庭长带上书记员王云丹和我开着警车赶到被告家中,只有被告60来岁的母亲在家,陈丽娟庭长好说歹说老太太都不肯在送达回证上签字。没有办法,我们只好又到村委会找了村长和周围的邻居过来签字证明,留置送达。等一切办妥,回到县法院已是天黑灯亮,陈丽娟庭长草草的吃了个苹果又开始写起判决书了,白天要审案子,晚上才有时间写判决书,这对于中牟法院的法官来说都已经是家常便饭了。看着埋头苦干的陈庭长,我悄悄的退出了办公室。
作为一名基层法院的普通法官,陈丽娟庭长虽然从事审判工作才两年多,但是她每一天似乎都是这样:开庭、调解、判决,然而她心里清楚,这平凡、忙碌、琐碎里凝结的都是百姓的希望,她必须付以百分百的认真和努力。
责编/小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