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铃铃…一阵紧急的铃声,又是中牟县人民法院星期一早上的例会,大家陆续走进大会议室。已经开始点名,王永红庭长才急匆匆走进会议室。
她头发显得有点零乱,脸色有点发黄,精神有点憔悴,眼睛里透着一丝倦意。开会时,她不时的看看手表和手里拿的记事本,双眉紧锁,若有所思。
会议结束了,王庭长快步走着。
“王庭长你爸爸身体怎么样了?”有同事问。
“哦,周六晚上在郑大一附院做完手术,现在还没过危险期,”王庭长一边回答一边走,脚步没有放慢。
“看你脸色不好,他们说你这一天两夜都没有合眼,要注意身体啊!”
“哦,我知道,谢谢你,我先走了,要去派出法庭,今天安排的有案件。”
上午的案件是健康权纠纷,这是半个月以来第三次调解。原告王某为他人建房,不慎从二楼掉下致伤。为此将被告刘某、何某告上法庭。前两次调解,因二被告家庭都不宽裕,虽同意赔偿,但不愿意承担过多的责任,双方分歧很大,情绪很激动,没有收到很好效果。王庭长又一次把他们组织到一起,希望通过调解的方式,双方能够化干戈为玉帛,使矛盾能够彻底化解。王庭长静心的倾听原告家属的哭诉,耐心的倾听被告的满腹牢骚,认真做双方的思想工作,尽最大努力缓解双方的对立情绪。终于双方就赔偿数额达成一致意见。但被告以不承担1300元诉讼费为前提。考虑到双方家庭条件都不好,原告仍要住院治疗,为了使原告能得到更多赔偿,王庭长主动给单位汇报,为原告申请司法救助。经院长批准,免除了该案件的受理费。当原告拿到15000元赔偿时,已过中午,原告含着眼泪向王庭长表示感谢。双方当事人都要拉着王庭长去吃午饭,被她婉言拒绝。
此时王庭长已经累的睁不开眼睛,对书记员说:“中午咱们不回单位了,你们去吃饭吧,给我带回来点,我有点困,趴桌子上休息一会。”
下午安排的是两个案件,一个是赡养案件,因儿女没有很好履行赡养义务,两个老人把六个儿女告上法庭。“谁也没有我对爹娘好。”“谁也没有我给爹娘拿钱多。”几个人不停的争吵,两个老人却默默的流泪:“爹娘能养活一群孩子,一群孩子养不起爹娘。”王庭长叹了一口气:“人都会衰老,养儿为防老,作为儿女,你们发自内心想一想,究竟有没有很好履行自己的义务?”法庭里立刻静了下来,只听见老太太在抽泣。一向很刚强的王庭长含着眼泪:“你们能不能体会到老人心中的滋味。”接下来,王庭长开始和几个人聊天,谈心,做几个被告的思想工作,和两个老人拉家常。终于,双方达成一致协议,高高兴兴的离去。
王庭长看看时间已是下午五点,离婚案件的当事人还没有到庭。王庭长说道:“再去他们家一次吧!”这个案件已经去他们家两次做双方的工作了,他们夫妻俩生气闹矛盾,但还在一个院子生活,上次安排开庭,两人都没到庭,如果以无正当理由未到庭简单按撤诉处理,王庭长认为这样不利于他们之间矛盾的解决。去他们家做了一次思想工作,没有做通,又安排一次开庭时间,今天双方又没到庭。驱车前往到他们家里,院子里女方正坐着呜咽,男方气冲冲的来回徘徊。王庭长耐心的给他们做思想工作,告诉他们夫妻双方要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忍让,不要斤斤计较,男的要宽宏大量,女的要温柔体贴。暮色降临了,他们夫妻双方才露出会心的笑容。一定要留王庭长吃饭。王庭长笑笑说:“你们好好过,有时间我来做客。”
回单位的路上,王庭长坐在车上,一直闭着眼睛,给书记员安排着工作。书记员问为什么这么辛苦,王庭长淡淡的说道:“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要认真的把工作做好,要放平自己心中那杆秤…”车到单位,王庭长安排书记员把东西拿到楼上,自己要急着赶车去郑州看住院的父亲,急匆匆的走了。
“王庭长明天的庭怎么开啊?”书记员问道。
“我开,明天一早我就回来了。”王庭长消失在夜幕里。
责编/小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