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大爷退休后被家人照顾有加,可倔脾气的他执意闹离婚,最近1年大爷坚持让老伴去女儿家住,并将借住在他名下另一处房产的小儿子给赶了出来,甚至拒绝家人进门看望。原来大爷一直自我感觉3个儿女对老伴比对自己好,并且退休后的老伴这几年天天去街头舞扇挥剑,过的太潇洒。今年7月份,吕大爷一纸诉状递至管城法院要求判决离婚,立案庭诉前调解员在得到老人同意后对其及其家人进行了调解工作。经过调解员与大爷的家人多次进行交流,再与大爷进行多回合一对一的谈心与沟通,吕大爷逐渐认识到自己身上的问题与“难得老来伴”这一现实状况,接受了与大妈共同生活的建议,并表示今后多陪她锻炼身体。10月13日这一天,吕大爷一家人齐齐来到诉前调解室,由调解员主持进行巩固阶段的和解。此时一家人见面时的气氛已恢复往昔的轻松,三个儿女主动表示以后要更多的照顾父亲,每周到爸妈家聚会,定期带二老出去游玩。大爷听后笑着点着头,神情也比从前开怀许多,老伴宋大妈更是开心说:“真是没想到,结果能这么好!”
进入8月后,管城法院诉前调解室所受理的离婚案件数量上升明显,多达21件,已占到所受理的离婚案件总量的42%。
诉前调解室至今已受理离婚案件共计50起,其中调结28起,16起正在调解中,6起已立案。从这些离婚案件的成因中立案庭工作人员发现之前一些小比例原因导致的离婚案件在数量上明显上升,具体情况如下:
一、婚后“财政”AA制,引发感情也分离。
在媒体工作的梁丽和在机关工作的任强是众人眼中的一对佳偶,但他们结婚不到3年就决定离婚。原来二人婚后一直在家庭财政上实行AA制,各挣各的,各花各的,遇到大型消费则自愿付出。头开始女方挣的多也付出的多,后来男方收入增加了,却未增加付出,为此女方表示不满,二人多次发生争吵,引发彼此猜疑,甚至发展到一见面就只算账的地步,进而闹起了离婚。
立案庭工作人员介绍说,近年来,由财政分离发展为感情分离的离婚案件在离婚案由中的比例正呈上升趋势,多见于有固定收入且性格独立的离婚夫妻中。对此类离婚案件的调解工作走的是先消气,再在沟通中缝合感情,接着就是努力劝解双方尝试“一起挣钱,一起花”的三步走步骤。上述案件的当事人就是在三步走后,感情随着家庭财政合二为一,在立案庭工作人员电话回访时,他们表示不再离婚,日子过得挺好。
二、独生子女闹离婚,家长幕后也对阵。
这是一起仍在调解中的案子,让调解人员感到棘手的是,同是独生子女的王志和李媛接受调解后,他们的离婚意向半年来总在反复。李媛怀孕时就带着对丈夫及婆家的不满情绪回了娘家,孩子出生后李媛也不让王志来看。王志认为李媛和及丈母娘在生活中对自己及家人太强势,索性起诉离婚。但后来的情况却是,调解工作淡化夫妻之间矛盾的速度赶不上由两方家庭日常接触所引发新矛盾的速度,毕竟小两口之间的闹剧早已演变成双方家庭的对阵,家长并不劝离,但却不遗余力得“护犊”,不断向自家孩子提醒己方的权利、强调对方家庭的义务,小两口中任何一方越听越想越生气,“离婚”一词儿也就轻易脱口而出。基于小两口对婚姻的态度与家人的态度的天然联系,本案中王李二人也就难出现免离婚意向反复。
本案在此类离婚案件中的典型表现在于双方家庭所表现出的反作用。对此,调解工作的重点在双方家庭,难点在于矛盾点多,新生速度快。调解时的切入点就在于双方家庭的出发点都是为了自家孩子好,进而邀请一直在“幕后”的亲家共同来到调解室,走到“幕前”进行面对面沟通。消气,和气,商量,在调解人员的努力下使亲家彼此达成一个长期共识的平衡点,借以约束各方对孩子婚姻产生负面影响的行为,鼓励正面作用,从而挽回儿女的婚姻。
三、异地姻缘一线牵,脚步不同情也迁。
王军和李玲在郑州打工期间结识,结婚后双方忙于工作,王军频频创业但一直不见起色,李玲则通过个人努力开了两家美容店且全力支持王军用于事业的投资。但后来王军染上了牌瘾,输掉李玲的血汗钱再向她要,李玲几经劝阻无效更是伤了心于是提出离婚,王军同意但要一个店。双方诉离后虽接受调解但一方坚持离,一方坚持要店,因涉及财务分割,本案已进入立案程序,不日由法官进行裁判。但让调解员印象深刻的是,李玲曾说过,自己孤身在外打工,结婚本身就有些盲目,试图挽回婚姻时,身边也没个至亲的人出个主意,就这样算了;而当调解人员尝试从亲情角度与王军进行沟通时,他则表示亲朋都远,即使离婚也没有什么顾及。
从萍水相逢走到离婚,王李二人能够共患难但没能携手走入幸福生活,这一案例只是异地结合的双方发展不同步最终发生离婚这一类案件的缩影,此类案件中也有因强势一方实施家暴的或是发生婚外情而引发离婚的。而双方若亲朋不在身边进行适度的劝解,起诉离婚也容易不理性。调解员在调解时先是对错误一方进行醍醐灌顶式教育,用道德和情理引发他们的反省,认识到婚姻真正的价值和自身的责任与义务。再是从亲情的角度劝慰双方,使当事人在关怀与交流中平复心绪,恢复到日常生活中来,以期有一个好的结果。
关于诉前调解室:
以上三类离婚案件是在接受诉前调解时因其数量上升速度快而引起调解人员注意的。管城法院立案庭历来对调解工作十分重视,于今年4月成立诉前调解室,由立案庭窗口的案件受理人员将案情简单、争议不大的民事案件送递至这里,并与在此工作的两位陪审员张小旺和武国平一同分析案情,结合“情理法”定制调解方案,对当事人心换心式的进行调解,以达到在诉前为当事人案了事了的效果,减少当事人的诉累。
责编/小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