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管城法院开展“法律下基层、法官入社区”活动

  发布时间:2009-08-27 17:27:08


    郑州市管城区站马屯村李建国和李建军同胞兄弟因房产发生纠纷,管城区人民法院法官深入辖区,对双方当事人从法理人情,手足情深着手,认真分析发生纠纷的根本原因,指出双方各自的过错,经耐心多次劝说兄弟俩终于握手言和,亲情得以回归,两人当场都感动得热泪盈眶。

    在不违背法律精神的前提下司法方式创新的方向在哪里?郑州市管城区人民法院围绕群众最需要什么,我们就积极做什么,开展了以为民、利民、便民主要内容的 “法律下基层、法官入社区”活动,受到了老百姓的欢迎。近日,管城区委、区政府对该院的做法予以充分肯定,并在全区政法各部门推广他们的做法。

    今年以来,管城区法院在开展“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中认识到,胸中有着对人民的真爱,行动中方有真情的付出,群众需要的是亲民爱民的法官,而不是装腔作势、故作神秘、高高在上的法官。与其纠纷发生后再去解决问题,不如提前多做些指导性工作,防范、减少纠纷的发生。因此,该院开展了“法律下基层、法官入社区”活动。活动中,每名法官负责两个社区,与社区的民调员建立“人对人”的联系,便于“点对点”地及时沟通。同时,法官们定期到联系点与民调员进行沟通,指导工作,及时了解当地情况,将问题解决在萌芽期。

    活动开展以来,管城区法院定期组织庭室人员深入到对应单位,加强联络,增进了解。共走访20多个部门,30多家企业,为他们提供各种形式的法律服务达230余次,解决涉及的法律纠纷80余起,提供法律咨询1320余人次,极大地方便了辖区单位和企业、市场,使他们了解相关法律规定,依法从事管理和经营活动,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经营风险;57名审判员分管111个社区、村、大队,规定每周至少深入所包单位一次,加强与基层村组、社区、企业调解组织和人民调解员的联系和沟通,指导民调工作,建立起了法院司法便民的服务网络。目前,已开展了各种宣传、咨询及大型讲座 300余次,受教育群众达3350余人次,为分包单位解决法律问题 320余件,活动形式深受辖区乡镇办的广泛好评。

    为创新载体,丰富司法服务内涵,管城区法院有重点地选择部分调解基础好,人民调解员作用发挥好的办事处、社区、村,设立法官服务站,将法官姓名、联系方式公示在以上单位的办公场所,全天候的向辖区居民提供多种形式的法律服务。用这一方式为群众化解各类大小纠纷260余起,及时梳理了群众的情绪,维护了辖区的社会稳定,大大的方便了群众的工作和生活。

    针对大量民事案件呈多元化、复杂化趋势,今年5月,管城法院特设立了人民陪审员调解室,专门负责立案前调解工作。人民陪审员来自基层,熟悉社情民意,社会经验丰富,工作耐心细致,善于做群众思想工作,尤其是善于做婚姻、家庭、邻里纠纷、债权债务等民事案件的调解工作。两个多月来2名人民陪审员参与调解99起,成功调处了辖区近60起各类纠纷,调解率达60%,减少并排除了许多不稳定因素,没有进入诉讼程序,当事人的纠纷就得到了彻底解决,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此外,该院还根据当事人的不同情况,专门设立了“假日法庭”、“灯光法庭”等,方便工作时间特殊的当事人参与调解和诉讼,两个多月来,共调解和审理案件20余起。

    责编/小黄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