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奔波在各个办事处、社区解纠纷、除民忧的572名人民调解员,如今不仅仅能在社区办公,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法院还为他们专门开设了办公室---“人民调解工作室”。8月13日,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法院为“人民调解工作室”举行了简单而又隆重的揭牌仪式。有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说,金水区人民法院与金水区司法局“联手”共谱调解乐章,有利于缓解目前有限的司法资源与日益增长的解决纠纷需求之间的矛盾,也能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可供选择的纠纷解决途径。
受特殊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金水区人民法院案件数量始终居高不下,年均受案数在1.6—1.8万件,最高时达到19772件,尽管该院不断创新调解工作思路,全力开展立案调解、民事调解、行政协调和执行和解,力求案结事了,使大量矛盾在发生初期得以解决,但是受审判人员力量严重不足的影响,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解决纠纷需求。
为促进纠纷更多地通过调解这种相对平和的方式解决,同时也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可供选择的纠纷解决途径,满足各种不同的纠纷解决需求,金水区人民法院联合金水区司法局,决定将人民调解员派驻法院,设立“人民调解工作室”,借助金水区572名人民调解员的力量,对已经诉至法院的部分民商事纠纷和刑事自诉案件在立案审查阶段,即开始引导当事人通过人民调解员进行调解,若调解不成再启动诉讼程序。进入诉讼诉讼程序后,仍将调解的优势告知当事人,建议他们选择调解方式结案。
目前,金水区人民法院为人民调解员先期开设了5个“人民调解工作室”。调解工作室实行自行调解与委托至各镇、街道调委会分流调解相结合的辐射调解机制,调解工作室内建立了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联合调解工作流程及移送、接案台帐,建立并公示了工作制度、受案范围、调解原则、调解程序、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等内容。调解工作室当日值班小组负责人统一接收案件并进行受案登记、分流,将案件分配到调解工作室人民调解员手中和相关镇、街道调委会进行调解。人民调解员受理案件实行“首办负责”、“一办到底”的工作制度,不仅要进行立案后的先期调解,而且参与诉前、诉中调解。
业内人士认为,法院内设立“人民调解工作室”是一个创新性举措,能满足各种不同的纠纷解决需求,有效实现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和行政调解三种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重要手段的有效衔接与互动,推动司法民主的发展。
责编/小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