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翟红斌:熠熠生辉映天平

  发布时间:2009-08-11 15:52:12



    翟红斌,男,现年35岁,1997年毕业于华东政法学院法律系法学专业,取得法学学士学位。1998年4月到中原区法院工作,先后在须水中心法庭、调研室和刑庭工作,现任刑庭副庭长。近年来,他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办案能手,2006年荣立个人三等功,2007年荣立个人二等功,并被评为郑州市平安建设十佳法官,2008年被评为郑州市绿城卫士、郑州市技术标兵。

                                      多少个晚上,办公室的灯亮到深夜

    从事刑事审判工作六年以来,翟红斌共受理了900余起案件,审判任务十分繁重。挂在他嘴上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办理刑事案件,一定要认真严谨,刑事审判事关被告人的人身自由,一旦在工作中出现了失误,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弥补方式,都无法给当事人满意的交代。所以,他把全副身心都投入到了工作当中。提起他的敬业精神,每一位干警都会竖起大拇指。案件多,压力大,正常的工作时间根本不够用,怎么办?只有自觉加班加点。对他来讲,加班是常态,不仅平时加班,双休日、节假日,甚至是春节,都毫无例外。饿了,就到街上的小饭店随便吃一点,困了,就躺在办公室的简易床上休息……在工作最为繁忙的时候,翟红斌同志曾经连续八天没有回家,每天至少工作到凌晨两点甚至是六点钟,一天只睡两、三个小时。参加工作以来,已经数不清楚有过多少个这样的不眠之夜,有过多少次通宵达旦的工作。

                                         每一份判决,都彰显司法正义

    在审判业务方面,翟红斌同志始终把案件质量放在首位。每一起案件在开庭前,都认真阅卷,对证据的可采性、证明力、控辩双方争议的焦点都做到心中有数,保证了在主持庭审时思路清晰,有的放矢。在工作中,翟红斌同志不仅严把案件实体关,而且严把案件程序关,使正义以看的见的方式在法庭上实现。开庭审理期间,不仅自觉规范司法礼仪,文明执法,而且着重突出审判机关的中立性以及控辩双方的对抗性,充分保障被告人的辩护权等各项诉讼权利的行使。

    翟红斌同志认为,法官所制作的每一份判决书,都要彰显出司法的正义。其处理的李某交通肇事一案,被害人王某死亡,张某受伤成为植物人。在附带民事赔偿方面,翟红斌得知两位被害人家庭困难,尤其是张某一直处于昏迷状态,家人为其看病早已捉襟见肘,四处举债,而被告人的家庭条件也很一般。翟红斌及时了解到被告人的哥哥及几位朋友有意赔偿,但是在数额上无法达成一致。于是,翟红斌耐心地给双方做思想工作,当面调解不下十余次,给双方打的电话也不下上百次。在调解陷入僵局时,两位被害人的家属都说:“翟法官,你为我们的事真是费尽了心,就是说不成,我们也没有丝毫怨言。”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努力下,双方终于达成协议。当两位被害人的家属拿到20万元的赔偿款后,感动的热泪盈眶。而在被告人的量刑方面,检察院指控李某肇事后逃逸,应在“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幅度内量刑,但是翟红斌根据庭审情况,在判决书中阐明:“逃逸”的本质特征在于为了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但离开现场并不必然构成逃逸,李某在事故发生后及时打手机报警,第二天又委托朋友往医院交钱,并于第三天到公安机关投案,故依法认定“逃逸”的指控不能成立,应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幅度内量刑,从而切实维护了被告人的合法权益。案件宣判后,当事人均表示满意,检察院也未抗诉,取得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裁判文书,创造出一份又一份精品

    作为一名审判人员,其审判的最终成果,主要体现在所制作的裁判文书上,尤其是判决书,要求案件事实要查清,证据分析要明白,说理部分要透彻,使判决结果成为根据查明的事实与对法律分析的自然逻辑结果。翟红斌广泛借鉴其他优秀刑事裁判文书的格式,不拘泥于传统写法,大胆创新,因案而异。做到对于事实部分的认定,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同时加强对证据链条、体系的综合论证,使认证、采证的过程充分体现;对于文书的说理部分,也力求全面、透彻,贯彻上级法院要求的量刑理由展示制度。其制作的判决,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市法院十大优秀法律文书。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关于被告人赵某等3人敲诈勒索一案的审理报告,由于案情复杂,合议庭对案件的处理有不同的意见。翟红斌花费了四个晚上的时间,写了16000余字的审理报告,不仅详细查证了认定事实的依据,而且分别从刑法的基本原则、被告人的主观恶性、现行法律的规定、处理案件的社会效果等方面进行了极为充分的论证,得到了上级法院主要领导的赞赏,称该审理报告充分体现了法官将处理案件的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有机结合的办案艺术,也充分说明了基层法院法官扎实的法学理论功底。

                                          面对家人,深深愧疚但无怨无悔

    翟红斌的爱人是一名小学教师,家中还有一个六岁的女儿。有好几次,小女儿天真的问:“爸爸,你想我吗?”他不假思索的回答:“当然想了。”女儿接着问:“那你为什么不回来看我呀?”他一时无语,不知怎样回答女儿提出的问题,只有丝丝愧疚留在心头。每当看到每天既要给学生上课又要带孩子做家务的爱人,每当深夜回来看到早已熟睡的女儿,翟红斌从内心深处感到愧对她们很多。而七十多岁的父母一直在老家,翟红斌经常想回去看望他们,尽自己的孝心,却总是抽不出时间。甚至年迈的父母来郑州小住期间,翟红斌还是早出晚归,父母还得给自己做饭……每当想到这些,翟红斌都感觉到欠家人的太多太多。但是只要到了单位,看到那么多案件压在案头,他又会全副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正是在领导的关心和同志们的爱护下,翟红斌同志在工作中以甘当革命螺丝钉的精神,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加班加点,务实求真,取得了突出的工作成绩,受到了领导和同志们的一致好评,也逐渐成长为一名政治坚定、业务精通、执法公正、一心为民、爱岗敬业的好法官。

    责编/小黄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