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看《法官回忆录》的感想

  发布时间:2009-07-01 09:52:26


    看了《河南法制报》最近刊登的《法官回忆录》后,笔者最深的感受是做一个法官不容易,做一个正直的法官更不容易。

    之所以说有这样的感受,是因为笔者也曾是一名司法工作者,也曾在办案的工作中尝到了苦涩甘甜。如果把甘甜比作办案的顺利,而苦涩就是不顺。不顺的情况有各种各样,有当事人故意找事的,有领导不满意的,更有同事不理解和嫌疑人报复的。特别令人烦恼和气愤的,应该是被告人及其亲友为了逃避打击和惩罚,故意对办案人造谣中伤和杀害威胁。比如,笔者曾经记得在起诉一起杀人案件时,杀人犯的亲友为减轻对犯罪分子的罪行,找关系、托熟人向笔者说情,得到笔者拒绝后,他们又不断打匿名电话相威胁。这样的情况可以说许多司法人员都遇到过。我们的一位老领导就是如此。他是解放初期加入公安机关的,后来调入检察机关负责逮捕审批工作。在几十年与犯罪分子的斗争中,犯罪分子经常向他施加压力和生命威胁,他都巧妙地用计躲过了一次次的暗害。当然,人民法官和其他司法工作者办案尊重的是事实和证据,不可能给犯罪分子抓小辫子的,更不怕有什么私心杂念被犯罪分子抓住不放的。然而,敌人毕竟是我们的对立面,不法思想与社会公德毕竟是两条道路的斗争,敌人不可能因为人民的善良可怜我们,因此,作为法官,只有勇敢地面对他们,坚持实事求是,司法为公的理念,才能不信邪,不怕死,做一个让广大人民群众信任的司法工作者。

    另外,要做一个好法官,就要像本回忆录中作者那样,胸怀大志,不计前嫌,特别要有忍耐同事之间不理解之雄心,要善于用实事来教育人,感化人和来体谅人。本回忆录中作者明明知道申诉人王翠华案件是本院同事巩云亲戚的案子,而巩云又因为在过去的运动中与自己产生过过节。但是,在巩云已感觉对不起他,又不好意思地直接找他,而是通过刘副院长做中介让他为其亲戚查案时,他没有记仇,没有耍性子,反而依然答应下来,并按照办案程序先让庭长批办。短短几句话,体现了一个人们法官的大度和正值的品德。笔者认为,这就是一个好法官,就是一个好法官应当表现出的素质。只要我们的法官队伍里每个人都能做到这些,我们的国家就会越来越有希望,我们的社会就会越来越和谐,人民群众就会越来越满意。

     责编/小黄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