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一张刚刚制作的调解书被迅速交到甘肃张老汉手中,攥着救命钱的他哽咽得无语。一件争执本应相当激烈的纠纷,经过河南省中牟县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的努力,迅速落下帷幕。
独子远赴他乡打工 祸从天降震碎父心
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今年刚满29岁的小张虽是家中独子,却因家庭贫困,早早远离家乡甘肃,到河南打工。经过几年的辛苦努力,小张不仅娶了媳妇,还有了一个可爱的儿子。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一日,当他正在一栋两层楼房上施工时,一辆混凝土输送泵车的泵头将他重重击到楼下。事发后,小张被送往医院紧急抢救,然而,医生最终还是非常无奈地宣布了小张高位截瘫的惨耗。
当小张的老父亲从甘肃匆忙赶至时,只能看到躺在床上动弹不得、永远丧失走路机会的小张。老张,一个才刚刚过完53岁生日的甘肃老汉,一夜之间白了头发。这个憨厚的农村老人,面对独子高位截瘫的惨痛现实,只能无力地、静默地瘫在墙角,眼里的哀痛震颤人心。
及时采取保全措施 奠定坚实调解基础
无助中只知悲痛的张家人被路人一语惊醒,以小张为原告,一纸诉状将肇事的输送泵车的车主李某诉至中牟县人民法院,并递交了保全申请,讨要儿子的救命钱。
该院受理当日,承办法官即快速审查保全手续,并采取了保全措施,将肇事的输送泵车予以查封。
对于肇事的输送泵车车主李某而言,及时与承办法官进行沟通,在取得原告小张家属的同意后,向法院提供了价值相当的反担保。
通过肇事的输送泵车车主李某在积极与法官沟通,并提供反担保过程中的表现,主审法官立即察觉到,李某也是一个明理之人,应该可以通过调解达成一致意见,使得原告小张迅速获得救命钱。
明理被告积极配合 睿智法官全力调解
主审法官第一次组织调解时,原告小张的父亲张老汉及堂弟、被告李某及其妹妹小李,还有原告代理律师张勇均到庭参加了调解。
主审法官此次再见张老汉,这个老实巴交的农村老人依旧萎靡不振的样子,一进办公室门,就习惯性地蜷靠着柜子蹲在了地上,令在场的人无不感到些许的惆怅。主审法官几次让座,张老汉都始终蹲在一旁,眼睛无光,脸上也僵硬得没有一丝表情。开始调解前,主审法官再次起身,“大爷,咱今儿个的调解时间不会短,您老还是坐到椅子上,有啥话咱慢慢儿说,这样蹲着,您老身子怕是受不了。”被告李某也起身搀扶张老汉,并把自己坐的椅子主动让给张老汉
最令主审法官动容的是,被告李某不仅当场承认了错误,还表示一定会对原告的病情负责到底。听到李某如此表态,无语太久的张老汉禁不住失声痛哭,李某兄妹及在场的所有人听到如此痛哭,也难掩哀伤,时不时地劝慰一番。
正是这位自从踏上中牟这方土地就始终不发一言的甘肃老人,却哭着说出了第一句、也是唯一一句让所有人都不得不对这个明理老人肃然起敬的话:“我儿真命苦啊,可孩子啊,你们都是好娃儿,我不怪你们,不怪……”
面对着这种感人场面,主审法官决定全力进行调解。但由于原告小张受伤后并未进行伤残鉴定,双方就赔偿数额仍然存在很大的分歧。
眼看调解可能无法进行,主审法官结合司法实践,依据相关法律,在综合考虑了原告当前及今后的治疗与生活等方面后,拿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赔偿方案,并与原、被告当场就各项损失计算得清清楚楚,让当事人心里明明白白地知道哪些项目该赔,各个项目该赔多少。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主审法官细致入微的解析,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被告赔偿原告医疗费等各项损失共计三十一万元。
周到帮忙慰人心 不幸人息怨归乡
时间就是生命,在这一刻,能够让张老汉早一日拿到救命钱,小张就能早一天得到较好的治疗。
借着出调解书的空档,主审法官将情况上报至法院主管部门,各主管领导亦对该案高度重视,就相关程序及工作快速协调处理。
达成调解协议的当天,张老汉代替儿子小张领取到了刚刚制作的还散发着墨香的调解书,并领取了现金支票。
此时的张老汉再次激动得无语,一手攥着儿子的救命钱,一手紧紧地抓住主审法官的手。
主审法官微微笑笑:“大爷,银行快下班了,您老想说啥我们明白,这是我们该做的,您还是赶快去办理好手续,好好给小张看病,不管怎么着,能活着就是福,咱得好好活着!”
主审法官送老人一行人走出办公室,扭身正要回屋时,又突然回身:“大爷,您老先等等,我打个电话,让人送你们过去,银行快下班了,别耽误了,再说,您老年纪大了,还带着大面额的支票。”
两天后,已经返乡接受进一步治疗的原告及其家属委托被告送来的一面锦旗,上书:办案神速,秉公执法。
不善言辞的他们只能以这种方式来表达朴实的甘肃人民对河南法院的感谢。
责编/小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