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五项措施并举 服务科学发展

管城区法院涉诉信访量大幅下降

  发布时间:2009-06-11 10:11:42


    今年以来涉诉信访总量比去年同期下降21.7%,实现了赴京访、集体访和越级访“零目标”, 郑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高建慧同志专门批示推广该院的做法。

    

    “法官们经常来我们农村帮助解决难题,我们农民很方便,最欢迎”。6月9日上午,郑州市管城区人民法院在十八里河村的调解民间纠纷和义务咨询现场,年已78岁的老农民刘栓群高兴地逢人便说。这是截取的管城区法院开展“法官入社区(村、单位)活动的一个镜头。

    今年以来,管城法院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工作大局,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结合深入开展“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着重强化五项措施,全力防范信访案件,力促社会和谐稳定。近日,郑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高建慧同志专门批示推广该院的做法。

    全面开展“法官入社区活动。该院每个法官分包两个社区(村、单位),每星期至少到各自联系点工作半天,或会同基层组织就地化解尚未提起诉讼的因城中村改造、宅基地、经济合同、劳动争议等引发的矛盾,或到田间地头开庭审案,或到农村集市开展法律咨询,既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又方便了群众,更从源头上防止了很多矛盾纠纷进入法院后演变成涉诉信访案件。

    强力提升案件质量和效率。一方面,该院大力开展“调解年”活动,尽量通过调解、协调方式办理民事、行政、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和执行案件,促使当事人之间互谅互让,达成和解协议,实现案结事了;另一方面,专门成立案件监管中心,对全院案件审限实施全程监控,从严评查今年已办结的3570余起案件,并严格兑现奖惩,促使干警更加注重办案质量和效率,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信访案件。

    全面推行判后答疑。对当事人耐心进行答疑解惑,让胜诉者赢得堂堂正正,让败诉者输的明明白白,让被告人心服口服,有效预防了诉讼案件向信访案件的转化。该院今年5月审理郊区农民刘某敲诈勒索案,依法判处刘某有期徒刑八个月。被告人家族人口很多,在该案宣判后,认为刑期偏高,准备集体上访。承办此案的法官闻讯后,专门利用星期六赶到被告人所在村委会,邀请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共同做被告人亲属的工作,终于说服被告人亲属打消了集体上访念头。

    落实院领导天天接访制。今年以来,该院每天安排一名院领导和一名中层干部到院信访接待室值班,畅通信访渠道,方便告状求助群众。接访领导除当场督促解决案件问题之外,还协调有关乡(镇)、街道办事处,解决了7个来访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申领最低生活保障金等其他难题,温暖了百姓心,拉近与百姓距离,赢得了百姓信任,非常有效地减少了重复访和越级访。

    狠抓思想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集中教育活动,强化干警的责任意识、民本意识和大局意识;严格督查干警纪律作风情况,严厉查处损害群众利益以及对待当事人“冷、硬、横、推”的干警;全体干警统一着装上岗,佩戴胸卡,自觉接受监督,努力展示公正、高效、廉洁、文明司法形象,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据了解,该院通过从源头上和根本上防范信访案件,司法公信力明显提升,社会形象明显好转,今年以来涉诉信访总量比去年同期下降21.7%,实现了赴京访、集体访和越级访“零目标”,有力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责编/小黄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