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方勇:履职的动力源于责任

  发布时间:2009-05-31 08:49:24



    人物档案:方勇,男,1978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河南省巩义市人民法院回郭镇中心人民法庭副庭长,2007年荣获河南省“全省优秀法官”光荣称号。

                                      多办案 ,却不放过每一个细节

    2006年,方勇通过了司法考试,被任命为助理审判员,2007年5月被任命为审判员。法官的梦想成为现实,让年轻的他对这份职业有了无限的热情。然而,真正走上审判岗位后,他深刻地认识到法官是一份荣耀的职业,但这份荣耀源于法官的责任。正是基于对法官责任的敬重,他坚定一信念,要迈好法官生涯的第一步。

    在方勇的办公桌上,放着培根的名言: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危害要比十次严重犯罪还大,因为犯罪污染的是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污染的是水源。他始刻把维护公正作为法官的首要责任。为了这份责任,他不敢懈怠任何一个案件、不放过任何一个疑问、不疏漏任何一个细节。对不清楚的事实的,认真做好调查;对不理解的法律,仔细查找答案;对不明白的问题,虚心学习请教,经常为一个法律问题辗转难眠。2008年夏天,他受理了一起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为了查明事实,他十多次到事发现场了解案情,深入群众落实情况。了解案情的证人不愿意配合,对法官的调查或闭而不见或躲着不答。面对工作中的困难,他从不灰心,主动帮证人干农活,拉家常,贴近法官同群众的距离,消除了证人的抵触心理,终于感动证人出庭作证,使案件得到公正处理。正是害怕办错案、落骂名,他对自己所承办的案件做到精益求精,得到了老法官的称赞。2006以来,他共审结各类案件532件,无一起发还改判,无涉诉信访案件,维护了法律的尊严。

                                      高效率,生病期间仍不耽误工作

    作为基层法官,承担着繁重的审判任务。三年来,他每年办理的案件数量都在150起以上。很多时候,方勇也感觉作好一名法官很累,也想停下来休息几天。然而,每当他走进法庭,看到当事人期盼的目光,就会想起“迟来的正义是非正义”这句法律格言,内心就会升腾起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就会又忘记了辛苦。为了尽可能缩短办案周期,他白天开庭审理案件,晚上回家后制作法律文书。绝大多数双休日、节假日,都是在法庭度过的。由于过度劳累,健康状况明显下降。2007年8月份,他患上了感冒,因为没有及时治疗,引发了支气管炎,晚上休息时胸闷咳嗽,痛苦难忍。为了不影响案件进度,方勇利用中午仅有的一个多小时去医院输液,随时携带着药品,咬牙坚持下来。有一个时期,他随身带着一个小提包,里面除了法庭工作手册、笔、本子就只有药品。任命为法官的三年来,他办理的案件没有一起超审限,没有因审理时间过长让当事人不满意。

                                      心廉洁,用言谈破除当事人心理障碍

    廉洁不仅是法官对的责任,更是法官对家庭和个人的责任。方勇常对身边的人员讲,做名法官在诱惑面前要算好家庭账、经济账、感情账,千万不能为一己之利身败名裂、众叛亲离。在审理一起伤害赔偿案件中,庭审结束时,已经是下午1点多钟,被告硬要拿出几百元让方勇和书记员出去吃饭,但是被婉言谢绝了。当事人很不理解,生怕案件会败诉,一直在办公室不肯离去。生硬的拒绝可能会引起当事人的误解,于是方勇就耐心的向他做解释工作,向他说明作为法官,要把自己摆在中立的位置,如果接受了他的钱物,对对方当事人来说是不公正的。被告离开时诚恳地说:啥都别说了,我相信你,案件怎么判,我对你都没意见!虽然作为一名法官没有过高的收入,享受不到富人的灯红酒绿,但方勇觉得,有了当事人这样的话语,就是对他工作最大的收获。

                                      常“充电”,自修心理学用于办案

    案结事了是法官对和谐社会承担的责任。在办案过程中,方勇发现只要能揣摩透双方当事人的心理,就能解决很多案子,从而促成双方达成调解或者和解。业余时间,他买来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并不辞辛劳跑到郑州去听专家的心理学讲座。一段时间下来,方勇掌握了很多心理学知识,并很快的将它应用到办案中。2007年,方勇受理了一起财产损害赔偿案件。原、被告系邻里关系,因生活冲突,被告一气之下将原告家的窗子玻璃砸破数块。原告诉至法院要求赔偿损失,标的仅为232元。查明案情后,他发现案件虽小,但原、被告双方的对立情绪很大,如果处理不好,很可能会激化矛盾。调解工作先从原告入手,对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先稳定了原告的情绪。然后耐心教育说服被告,使被告认识到自己处理问题的方式不当。经过多次的解释和劝说之后,双方化解了纠纷,原告随即撤诉,并且双方当事人还表示在今后的生活中做到互谅互让,这起案件得到了圆满的处理。事后,被告把自己的这次经历写成生活感悟发表在当地报纸上,被当地传为佳话。每每看到开始剑拔弩张的当事人最后握手言欢的场面,方勇就会有作名法官的满足感,有种履行职责后如释重负的轻松感。2006年以来,方勇审结的案件中,调解和撤诉案件达到75%,真正实现了结案事了、结案事好。

    三年来,方勇严格按照巩义法院训“忠诚、公正、奉献、厚德、清廉、自励”的要求,凭着他对法官职业的一片忠诚,对案件和当事人负责的工作态度,秉公执法,忘我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获得了全省优秀法官光荣称号。他会一直把法官的称号当成责任和动力,在法官职业生涯中迈好下一步。

    “当我退休离开法官岗位的时候,我可以骄傲地对自己说,我做人是负责的,做法官是称职的”。这就是一名普通基层法官的心愿。

    责编/小黄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