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言:“一次不公正的裁判甚至比十次犯罪为祸尤烈,因为犯罪只是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裁判则是污染了水源。”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尽管培根的这句名言被世人广为传颂,但身为法官的培根却因受贿而被钉上了历史的耻辱柱。可见,恪守职业道德,坚守正义使命,杜绝徇私枉法对一名法官来讲是多么重要。最高人民法院近期向社会公布的“五个严禁”规定,直指当前法院系统反腐倡廉建设监管的重点区域和关键环节,相比以前发布的廉政规定,“五个严禁”方向感更强,重点更突出,便于法院干警入脑入心,自觉遵守,也便于社会各界通过各种途径广为传播,有效监督,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可操作性。
贯彻落实“五个严禁”,首先要加深理解。一些法官对最高法院出台“五个严禁”规定感到困惑和不理解,没有从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其实,“五个严禁”是禁令,更是挡箭牌,既是反腐钢刀也是治病良药,既是对干警的严格要求,也是对干警的深情关爱。“五个严禁”可以鼓励正直法官凭良心和勇气大胆司法,抵御各种不当干扰;严禁插手过问他人办理的案件,严厉禁止法官或法院工作人员以各种压力迫使或唆使审判人员违规办案,可以为正当行使职权法官撑起保护伞;严禁泄露审判秘密也为正当行使职权法官构筑起防火墙。有了“护身符”、“挡箭牌”、“保护伞”、“防火墙”,法官们可以更加超脱和自信地行使裁判权,而不用担心来自各方面的不正当干扰,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案件自身以外的因素对裁判权的影响,确保司法公正。
贯彻落实“五个严禁”,重在加强宣传。现在距“五个严禁”规定公布还不到两个月,社会各界对“五个严禁”还未充分了解,对法院系统贯彻落实“五个严禁”的决心和魄力还充满疑惑。我们各级法院,尤其是与老百姓接触最多、最广的基层法院,当务之急是,对内要采取多种形式,让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员深入了解“五个严禁”出台的背景,理解出台“五个严禁”的深刻意义和极端重要性,增强法官对其内心认同和遵守“五个严禁”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对外要通过各种方式向社会各界广泛宣传“五个严禁”,增强社会各界对“五个严禁”的知晓率。具体方式可以采用向社会公布监督落实“五个严禁”规定的信箱和24小时录音电话;将“五个严禁”规定制作成小卡片或印发成小册子向当事人和社会各界散发;将“五个严禁”规定在法院电子屏幕上滚动播出或制作成横幅悬挂在法院醒目位置;随案向当事人发放廉政监督卡等等。总之,只有让人民群众充分了解“五个严禁”,让法官从内心认同了“五个严禁”,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不断纯洁法官队伍,为人民法院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贯彻落实“五个严禁”,关键要靠严格自律。法官和法院其他工作人员应当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裁判观,并努力做到“五要”:一要珍视自身价值。要珍视自身人格,不为铜臭所污;要珍视自身自由,不为私欲所羁;要珍视家庭幸福,不为贪婪所破。二要保持法官节操。对内要不为物欲所惑,不为情欲所动,不为权欲所迷,不为名欲所累;对外要不为权势所逼,不为穷困所迫,不为名利所诱,不为人情所累。三要坚守正义使命。不为私图而损害法律尊严,不为私情而损害司法权威,不为私利而损害法官形象。四要坚守职业底线。来自当事人方面的好处绝对不能收受,与手中权力有关的利益绝对不能贪图,对有损公正、有违法纪的关系绝对不能照顾。五要善于修身养性。在品格上要高风亮节,在思想上要警钟长鸣,在行为上要防微杜渐,在作风上要审慎严谨,在生活上要尚朴戒奢。如果我们每一个法官都能按“五要”标准严格遵守“五个严禁”规定,我们法院的工作作风就会不断改进,公众对我们的评价也会越来越好,我们人民法院清正廉洁、公正司法的良好形象就会真正树立。
责编/小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