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谡是三国历史上之名士,其许多政治主张颇有见地,深得诸葛亮赏识,为蜀汉政权的巩固发展立下了丰功伟绩。在进取中原的过程中,马谡身领重命把守咽喉街亭,既不审时度势、以“自幼饱读兵书”刚愎自用,又拒不纳谏、否认深得丞相(诸葛亮)教诲的大将王平“此乃死地”之劝导,固执己见,结果身败名裂,使诸葛丞相进取中原的宏图大志深受挫折,甚至险些断送诸葛丞相之生命。“挥泪斩马谡”、“空城计”等典故也由此流传,为后人津津乐道。
当前,绝大多数法官来源于高等院校,他们理论功底深厚、学识渊博,可谓“饱读兵书”。但审判工作是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千变万化,绝非数学公式可套用熟用。既要有政治敏锐力,又要能熟练掌握法条(包括立法本意),同时还要了解现代人之心理、思想。要深知人民法院的工作绝非一判了之,不仅要忠诚于法律,更要胸怀全局,为政治服务,因为法律本身就属上层建筑,是“政治”二字所含概的具体内容。二者具备,才称得上优秀法官,最起码是一个新时期的合格法官。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非常完整的理论体系,给司法人员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明确了工作目标。每位适格法官(尤其是从事审判业务的一线法官)都应积极对照反省自我,切不可自以为是,否则,一案不慎,就有了可能使党的形象、事业受损,每位法官切记不能“街亭失守”。
责编/小黄